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11)
区、党员结对子等活动,密切党组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有的企业党组织还推出了旨在了解下情、倾听员工呼声的“主人谈心接待日”制度,及时化解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二、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工作
党组织按照党的建设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严格党的生活,经常开展党的活动,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务知识,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讨论决定党内的重大问题,召开党支部大会进行发展党员工作,以及召开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会会议研究工作等。这都需要相应的时间和场地。应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开展这些活动应该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这是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的。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资产是私有的,其产权属于业主或者股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目的是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企业的赢利、亏损乃至破产的直接承担者,都是业主或股东。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可能要求业主为了企业党组织的活动让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时间,因为在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企业党组织不可能支付这些时间可能产生的效益。在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的工作,开展党组织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应当是带头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先锋与模范。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任务都有阶段性,一批定单来了以后,企业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这种情况下,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任务,应当是鼓励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尽快地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不可能按例按时进行组织活动。党组织必须处理好开展党的活动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关系。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开展活动在业余时间,并不是说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的所有工作和活动都是“业余的”。首先这里的活动是指为了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等活动,而不是广义上的党组织开展活动。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党的活动恰恰应当是全时的、全天候的。企业党组织是企业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应当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全天候的作用。其次,如果企业党组织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也可以灵活适当地利用一些工作时间开展活动。
三、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切实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各级党委、特别是企业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我们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之后,如果党的工作做得不好,有效性低,那么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难以增强,新的“空白点”就会出现。从看,提高企业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这既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检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成效如何的重要依据。因此,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放在是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上。党组织的一切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党组织要认真思考每次开展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取得什么效果。只有目的性明确,党组织的活动才有质量和效果。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前提。
2.强调政治性
作为政治组织,必须强调讲政治。党组织开展活动必须体现政治性。党组织要从全党的大局出发,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采取有力措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必须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而非公有制企业是经济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两者不能混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应把握一个基本原则:既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工作,又不能脱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成为企业的附庸。
3、讲求实效
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要力求取得实效,防止空对空,搞形式。这就要求党组织在确定内容时既要注意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增强针对性;在形式选择上,既要注意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又要考虑不断创新,让党员易于接受,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注重生动性
主要是要求生动活泼,力戒刻板呆滞、枯燥乏味的方式,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许多党组织将组织活动带出工厂,摆脱宣讲与听课的老模式。组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改革开放成果展览,同附近驻军部队战士联欢,与贫困地区儿童结对助学。在这些活动中党员和积极分子都有了更直观切身的感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活动。在注重生动性的同时,也应注意防止个别地方出现的党组织活动娱乐化的倾向。
四、坚持“三会一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仍须重视和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党支部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对党的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党的会议上进行民主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统一思想,作出决议。同时党员定期讨论支部工作,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工作经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使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接受批评和监督。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经受到党性教育、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