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申请书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入党写作指导 | 入党程序 | 党性分析材料 | 先进性教育 | 入党转正申请书 |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少先队入队申请 | 入党志愿书
入团申请书 | 教师入党申请书 | 入党思想汇报 | 入党自传 | 职工入党申请书 | 党委党建 | 民主生活 | 承诺书 | 其他党团范文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10)

是党员所在车间、责任区的人员,对党员干部的评议,范围应更大。参加评议的群众应具有代表性,如党外的车间主任、班组长,工会干部和团干部,科技人员和职工骨干。在评议阶段,群众代表可在听取党员自我后,对党员本人进行点名评议,也可由群众代表对每一名党员按照定性、定格标准进行信任投票,考察党员在群众中的信任率。党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设立意见箱、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意见。
    总之,在民主评议党员中必须做到党内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党组织要认真对待群众对党员的评议意见,充分发挥群众对党员的监督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对多数群众认为不合格的党员,党组织应结合党内民主评议,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置决定。
    5.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是:
    ①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的组织,主要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工业区、集贸市尝政府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等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相对集中的统一管理。目前,虽然全国不少地方都在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主协会、人才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党组织,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但这些行业组织或服务机构对党员普遍缺少直接、有力的手段来加强管理,导致不少此类党组织有名无实,实际很少开展活动,成熟有效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在中探索、。
    ②规范组织生活管理。要根据党委活动的不同情况,为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或开具党员证明信,或要求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使党员参加所去地单位党组织的一些活动。当前在中,要严肃这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③建立制度,强化监督。主要应建立外出党员报告制度,外出党员与所到地方和单位党组织联系制度,所在党支部联系检查制度,等等。约束规范流动党员自觉参加党的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监督过程中,党员所到地方和单位党组织与党员原来单位党组织都要克服流动党员的管理可以放松的思想倾向,切实负起责任来。
    ④搞好流动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流动党员原则上都要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流动党员要如实向支部汇报自己在流动期间参加党的活动、学习、工作和遵纪守法、发挥作用等情况。党组织要认真进行评议。对于不履行党员义务,发挥作用不好的不合格党员,党组织要按照规定严肃进行处置,确保流动党员的先进性。
    总之,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一方面我们要执行好现有的制度,另一方面,要在中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方法,确保每个流动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就近参加一个党组织的活动,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要切实解决“隐性”党员问题,注意防止出现流动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和失管失联的现象。
    第四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法
    一、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在该经济组织中确立地位、发挥作用,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党组织自身建设要过硬。要探索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的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新方法,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运作方式的新制度,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在新经济领域的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应该在中逐步建立适合该经济组织特点,有利于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工作制度。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一般应建立以下工作制度:
    ⑴组织生活制度。主要有“三会一课”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是指党员大会、党支部(党总支、党委)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和教育。民主生活会制度,主要是指党员在支部、党小组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为主要形式的生活会制度。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小组(或党支部)党员民主生活会以外,还要专门召开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⑵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可以和企业对职工的考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评议中充分听取一般群众的意见。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被大多数党员和非党群众认为是不合格党员的,要对其主要问题进行核实。支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并听取本人意见。党支部将党员大会通过的处置决定和有关材料一并报送上级党委审批。党支部收到党委批复后,要及时找处置对象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党委决定。
    ⑶培训制度。一是党员定期培训制度,二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如何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制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一些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建立党组织业余党校,通过业余时间的集中学习,对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一些小党委或党员人数还很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以采取参加上级单位或其它单位所办党校的方式完成培训任务。有的还可通过外请专家开设讲座,外请文艺团体演出革命节目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另外,党员培训一般应该利用业余时间,要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将课堂听讲和自我学习结合起来;要将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科技文化、职业岗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⑷党员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向非党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组织发动群众完成本单位的任务。许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员责任
上一篇:党员先进性意识在大讨论中明显增强 下一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做好企业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