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福建政府工作报告(5)

项目,促进实际到资。办好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州国际招商月等重大对外经贸活动。整合各类开发区,强化功能开发,提升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入世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出口主体的多元化和出口渠道的多样化,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商品、重点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在扩大机电等产品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传统产品的出口潜力。加快各级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申报和核定工作,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继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承包工程
    ,扩大劳务输出。发挥我省优势,深入做好对台工作,为促进祖国统一作贡献。抓住海峡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扩大台商投资领域,搞好产业配套,促进现有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更多地引进台资龙头项目和台湾大企业。继续办好台商投资区和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进一步搞好两岸定点直航试点。继续推进闽港、闽澳经贸合作与交流,加强服务贸易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等的合作。做好侨务工作,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和经贸往来,进一步激发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和投资热情。
    (七)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按照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九个设区市的发展,特别要在培育壮大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上下功夫。推进城市化,要以规划为先导,以经营城市为手段,以生产要素集聚为支撑;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切实增强中心城市对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城镇对乡村发展的辐射作用。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户口管理一体化,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全面推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大通道。经济发达地区要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省里将继续在基础设施项目布点、财政信贷、转移支付、科技推广、教育发展等方面向老区、山区倾斜。加强老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山区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山区特色经济发展。针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研究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搞好对口支援宁夏自治区、~林芝地区、三峡库区以及新疆昌吉自治州等工作。
    (八)搞好财政增收节支,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按照构筑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收支分类、预算编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税制,配合中央做好所得税收入中央和地方分享办法的改革。强化预算管理,不能搞赤字预算。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把确保工资发放摆在财政支出的首位,确保法定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完善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建立地方财政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建立债务预警机制。不准负债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乡镇不得以强制或奖励手段要求村一级借贷上交两税及附加。积极组织收入,实施“金税工程”,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清理税收返还、先征后返和各种收支挂钩行为,加大对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非法减免税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税收流失。强化审计工作,加大监督力度。
    金融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既不能盲目贷款,也不能“惜贷”。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和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扶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发挥福建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作用。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城市信用社清欠工作。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小额信贷机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九)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建设信用文化。重点抓好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尝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及行业垄断、整顿文化市尝整顿娱乐服务场所、整治安全生产、治理“餐桌污染”、整治药品流通秩序、整顿矿山秩序、整治虚假广告等专项工作。对原来制假售假以及其他违法违规活动成规模的地区和集散地,要防止死灰复燃。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治理;严格执法,加大惩治力度。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要加快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增强企业和公民的商业道德观念,努力建设信用文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十)认真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巩固教育“两基”成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着力提高办学质量。继续搞好与中央有关部委共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工作。加快福州地区大学城和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建设步伐,组建若干所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启动高校“211工程”二期建设。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及各种成人教育,逐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实施人才战略,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闽创业。重视应用研究,组织关键和
    共性技术攻关,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加强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推进公益性科技体制分类改革。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拓宽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强化科普教育。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搞好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全面完成全省初级保健规划目标。重视艺术精
上一篇: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安徽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