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府工作报告(2)
三期工程进入实施阶段。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发电,成为我国新世纪投产的第一个大型水电项目;福建电网与华东电网成功联网,结束了福建电力的“孤岛”历史;城乡电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完成投资62.12亿元。福宁、罗长、漳诏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京福高速公路三明—南平—福州段全线动工,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投入试运营,全年完成高速公路投资70亿元,创历史新高。五条入闽公路通道全线动工,厦门环岛路三期部分路段实现通车,福州二环路三期工程开工建设。作为我省第四条出省铁路通道的赣
龙铁路获批开工。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加紧建设,省博物馆、省体育馆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建成投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龙长、漳龙(漳州段)高速公路等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或批准初步设计,炼化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温福铁路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福厦、龙厦铁路和衢南、三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度加大。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成效显著。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各市各部门通力协作,大张旗鼓地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拼装车、卷烟、鞋类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区域性、群体性的制假售假违法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基本实现年度目标,取得初步成效。整治金融市场秩序,省级投融资企业及境外企业整顿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依法推进建设工程招投标,建筑市场逐步规范。矿业整顿取得成效,关闭1970个小煤矿。开展文化市场治理整顿工作,经营秩序有较大改观。依法查处一批走私贩私案件,破获一批涉税违法案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废止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文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止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近20年来第一次全年没有发生一起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进德育工作,改革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巩固教育“两基”成果,扩大高中办学规模,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
教育管理体制,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扩大,省属高等院校招生近5.14万人,增长16.0%。以联合办学和多形式共建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福州地区大学城、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和
福建农林大学合并迁建工程动工建设。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莆田学院等3所新申报本科高校通过了设置评议。在厦门设立国家
会计学院已获批准。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完成“211”工程一期建设并通过验收。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学研结合、科技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批新成果。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福州、厦门软件园均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有新进展,“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取得实效,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发展。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进一步落实,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分别为6.04‰和11.56‰,低于年度控制目标。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控双达标”成果进一步巩固,生态林工程建设取得进展。国土资源管理力度加大,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开展,创作出一批艺术精品;紧贴群众需求,基层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建设全民健身网络,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加快竞技体育发展,九运会成绩显著。社会科学、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政、民族、宗教、地方志、气象、地震、老龄、妇女、残疾人、计生协、关心下一代及对口支援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离退休费,提高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生活补贴,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3.08元,实际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380.72元,实际增长5.2%。全年居民储蓄存款增加263.34亿元。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减轻农民负担7.48亿元,通过农网改造和整顿农村电价,减轻农民用电负担0.7亿元左右。“造福工程”搬迁2.1万人,超额完成任务。农村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城市棚屋区改造力度加大。九龙江流域污染治理取得进展,福州西湖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乡居民在文化教育、购房买车、假日旅游等方面消费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认真办理人大交办的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5项,提请修订的地方性法规6项,制定政府规章9项。全面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重视发挥港澳闽籍社团、海外侨团爱国爱乡、支援家乡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和《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双拥”共建活动不断深入,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成功举行首次省级人民防空演习。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打黑除恶”、治爆缉枪、打击经济犯罪等专项斗争成效显著,“扫黄打非”、打击“xx功”等邪教和地
下非法宗教势力专项斗争力度加大。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妥善处理群体性治安事件,保持了社会安定稳定。———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成效。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抓好制度建设,促进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省级政府部门已减少审批事项606项,改革面达55.7%。全省所有的县(市、区)、乡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省属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成建制转为集团公司基本到位。大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