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3)
个体户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关心公益事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合法经营;
热心村公益事业。依法纳税;
主动带富。
中介组织党员支持群众增收;
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支持村工作;
为发展经济提供支持。诚信经营;
自觉维护群众利益。
为印证座谈、问卷反映的共性问题,我们选择了“四个多样化”特征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吴村镇,作为党员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典型案例进行一些分析。该镇下辖16个行政村支部,共有党员446名。按性别分,男性党员415名,女党员31名;按年龄分,35岁以下党员65名,36岁到50岁党员117名,51岁以上党员264名(见表三)。从这份统计表中,我们得到许多启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是带动和促进该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党员致富能力普遍强于普通群众。该镇纯务农党员主要以51岁以上党员为主。在统计中,纯务农党员266名,占446名党员的59.6%,其中,51岁以上党员216名,占48.4%。从吴村镇和和寺后村2000至2002年群众和党员年均收入调查来看,党员户年均收入普遍比群众高出600元左右(见表四)。这说明,年龄大的党员大多仍保持勤劳本色,通过发展农业生产,精心培育农
作物率先富裕起来。二是党员干部在致富带富上起到“领头羊”作用。全镇16个行政村,有支部委员以上党员干部43人,其中,纯务农11名,占25.6%,从事其它等32人,占74.4%。在从事其它的32人中,经商办厂和规模种养18人,运输、打工等14人。由此可见,该镇行政村党员干部致富能力比较强,起到示范作用,同时意味着大部分党员具有带富能力,只要他们心里装有群众,肯于奉献,能够起到带动群众一道致富的“领头羊”作用。三是高收入集中在中青年党员。年收入少于5000元有136人,占30.5%,其中51岁以上党员130人,没有35岁以下党员;年收入0.5-1万元有96人,占21.5%,其中51岁以上党员最多,达67人,35岁以下党员1人;年收入1.5万元以上有137人,占30.7%,其中,35岁以下党员49人,是这段年龄党员总数65名的75.4%,36岁到50岁党员60人,是这段年龄档党员总数117人的51.3%,51岁以上党员28人,是这段年龄档党员总数264人的10.6%。可见,中青年党员致富能力最强,有重点地加强对这些党员的教育培养,使之更好地发挥先锋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从对6个乡镇、15个行政村村民与党员2000-2002年的年均收入调查对比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党员致富能力普遍比村民强的事实,尤以吴村镇最为明显(见表四)。
江山市农村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表(表二)
注:综合表中分项的百分比率,是150份随机抽样问卷,130份行政村党员和224份乡镇干部集中问卷分项选择之和除以504份问卷总数得出的比率。
江山市农村党员先进性调查表(表三)
类别
名称
数
量就业年收入
纯务农规模
种养经商
办厂其它(打工等)〈0.5万0.5-1万1-1.5万1.5万以上
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
党
员党员446743216817102127484531613012867152339496028
支部委员431111714
注:1、①指35岁以下党员。②指36至50岁党员。③指51岁以上党员。
2、党员总数内已含支部委员。
江山市农村党员先进性调查表(表四)
乡(镇)
村
年份
收入须江镇贺村镇塘岭乡淤头镇吴村镇峡口镇
岩
下
村莲
塘
村湖
边
村丰
益
村岭
阳
村下
西
坂际
头
村永
兴
坞光
辉
村水
角
塘
头寺
后]
村吴
村
村天
堂
村长
西
坑连
丰
村
2000年
人均收入群众户312623663400331718391499243827302951271133003400274519003200
党员户340025503600350718391499264020703220268439003800300025003400
2001年
人均收入群众户334625083500361519671591260930003120291737413600278821003450
党员户400027803750391519671591280034503690271943004100310025503600
2002年
人均收入群众户371426703865410814691242176932923378312738003850164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