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四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辽宁)(6)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止和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要确保9月份全线竣工。加速推进丹东至庄河和沈阳至抚顺南杂木高速公路、大伙房水库输水、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阜新电厂三期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要做好辽宁中部环城高速公路、纵贯东北三省东部铁路干线,以及营口电厂二期、丹东、绥中、庄河电厂以及核电站等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积极推进辽南地区电网改造。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设施,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新建农村黑色路面8000公里,新建城市道路450万平方米。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我省水、土、植被以及气候等环境要素的改善。加快节能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更加重视气象和防灾减灾工作。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积400万亩,新封山育林2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0万亩。进一步搞好辽东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辽西生态屏障建设。结合环境年建设活动,强化烟尘、噪声、垃圾、污水等污染防治工作,使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提高2个百分点;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0%;污水处理率达到52%,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支撑作用。
第六,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对外开放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一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领域,改进招商方式,吸引更多外商到辽宁投资兴业。充分发挥我省工业基础好、区位条件好的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采购”。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围绕建设“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建设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扩大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二要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出口规模。坚持以质取胜,大力发展优势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及农产品的出口,增加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开拓欧洲、北美、东北亚和俄罗斯市常同时,要积极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域外投资,建立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大力发展技术、劳务输出,开展海外工程承包,抓好境外投资项目。三要加强开发区建设,注重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提高开发区建设水平,使之成为全省环境最好、政策最优、服务最佳的吸引海内外合作的集聚地。加强与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联系,特别要加强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的区域经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认真组织好辽宁经贸洽谈活动。四要加快港口建设,扩大国际贸易。以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为契机,加快我省沿海港口群的建设,整合港口资源,优化口岸环境。积极发展航运业和临港经济,促进国际贸易的大发展。继续实施“大通关”工程,提高联检、通关效率,大连等6个一类口岸的通关速度要达到上海口岸水平。
第七,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始终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有组织地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积极倡导和推广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搞好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对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和服务。全年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5%以内。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继续巩固和扩大城镇社会保障试点成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依法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大征缴力度,多渠道筹集和管好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各项参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切实推进扶贫帮困的制度化,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继续广泛深入开展科技、教育和医疗扶贫,确保城乡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支持辽西北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启动高氟水治理工程,切实解决辽西北地区人畜饮水问题。要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住房、就学、供暖、医疗等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低收入群众安居工程和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
继续做好信访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集中力量化解信访积案,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新的信访案件。对上访群众的合理要求,一定要依照法律和政策妥善解决。对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损失的信访案件,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八,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和人才观,继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研机构改革,加快科技园区发展。充分发挥我省的教育优势,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今年普通高中要实现增长13.5%的扩招目标。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7万人,普通高校招生16.4万人。加快推进国家确定的沈阳市、辽宁出版集团等单位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及省内确定的锦州市和辽宁歌舞团、辽宁大剧院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并尽快取得成效。进一步繁荣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抓好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启动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城市特困群体医疗救助保障机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73‰以内。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我省选手要在第28届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发展老龄事业。做好残疾人工作。
第九,继续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一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政府决策的咨询论证和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意见,完善决策程序。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拟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