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四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辽宁)(3)
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矗之后,党中央、xx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中央在去年11月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都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和专家学者意见基础上,形成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经省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研究,决定提交本次人代会审议,并请政协会议讨论。
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努力把握三条原则。一是注意指导性。在确定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时,力求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全面贯彻省委要求,符合辽宁省情,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调动全省方方面面积极性,开创新局面,寻求新突破。二是把握规律性。把制定《规划》的过程作为对省情再认识、对发展思路再思考的过程,不断探索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三是增强操作性。除制定总体规划外,还配套制定了11个专项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同时,注意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使奋斗目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规划》包括绪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重点产业布局,主要任务和措施,组织领导等5个部分。下面,我就主要内容作以介绍和说明。
第一,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规划》提出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发〔~〕11号文件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努力,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基本实现工业化,为我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矗
《规划》明确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原则,这就是:坚持观念、体制和机制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调整改造,加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发挥老优势、增创新优势,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坚持自力更生,在积极争取和落实好国家支持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规划》确定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目标,这就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11800亿元(按2002年价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GDP达到27000元。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500元和55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初步实现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九五”期间,我省基本完成了以实现国企改革脱困目标为主题的“上篇”文章,“十五”期间,要完成以调整改造为主题的“中篇”文章,“十一五”期间,要做好以全面振兴为主题的“下篇”文章,到2010年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
第二,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点产业布局
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根据全国战略布局和辽宁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同时要大力发展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1、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建设沈阳、大连两个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其他各市依据自身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装备类产品和配套产品,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全省装备制造业布局优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加速发展汽车、船舶、轨道交通设备和航空航天器等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数控机床、通用机械、电工电器和石化、冶金、重型矿山设备以及环保设备等基础设备与重大装备制造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成套水平;巩固和壮大军事装备制造业,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到201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2、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建设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立足现有基础,以提高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在搞好企业改革和改组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替代进口、改善环境,实施调整改造,推动原材料工业结构集约化、大型化、高级化和系列化,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保持和拓展我省原材料工业的竞争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生产基地,以
化学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到2010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3、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