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四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辽宁)
省长张文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xx和中共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一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成功抵御非典疫情,胜利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过去的一年,是我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安定团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进一步夯实了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基矗同时,全省各级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行政的能力,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付出了心力,做出了贡献。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从容应对,科学指挥,取得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双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xx关于抗击非典工作的重要部署,按照省委提出的“严防死守,把住进口,群防群控,不漏一人”的工作方针,坚持以社区、村屯、学校三个区域为重点,牢牢把住入境前、入境时、入境后三道防线,建立健全了预防、救治、信息反馈体系,实现了控制输入性病例和防止继发性病例两大工作目标。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全省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抗击非典的强大合力。各级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确保了非典防治资金和物资的及时到位。在抓好防治非典工作的同时,我们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产损失一、二产补,对外贸易损失扩大内需补”的要求,切实抓好经济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加快开发和生产与防治非典有关的产品,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上来,取得了防治非典和经济发展同时推进的良好效果。
第二,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为重点,带动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年,全省GDP实现6002亿元,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7%,一、三产业的增加值增幅分别列全国第三、第四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2亿元,增长29.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46亿元,增长15.7%。全省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5.8亿美元,增长42.6%;实现进出口总额265.6亿美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30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1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增长6.7%。
坚持工业强省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工业对
经济工作全局的拉动作用,以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和重要原材料两大基地为重点,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技术改造,工业经济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64亿元,增长18.5%,实现利税530亿元,增长25%。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丧失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进行调整,依法破产关闭国有企业137户,以多种形式完成国有中小企业转制405户。努力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重点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加快发展,完成了辽宁特钢对北满特钢的重组,组建起目前国内最大的特钢企业集团。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分离辅助单位184个,精简企业富余人员29万人。围绕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快进行技术改造,华晨宝马轿车、超大型油轮、朝柴3万台柴油机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鞍钢、本钢等52个振兴老工业基地重点国债项目获得国家批准,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后劲。
坚持“一主三化”的发展思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按照“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在遭受严重春旱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1498万吨,粮食
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为61.2:38.8。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新建水利设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人工造林553万亩,及时复垦开发土地,保持了耕地占补平衡。全省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事企业发展到2000家,乡镇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9%。筹措14亿元用于农村税费改革补助,全省农民人均减负52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放心、放开、放手”方针,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00亿元,增长14%,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88户。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以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物流体系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促进了以沈阳为中心的三条旅游热线建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改造,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赴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重点招商引资,举办了“台湾周”、“韩国周”、“海外学子创业周”等活动,成功承办了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加强同国内兄弟省份的合作,在福建、山东等省开展了内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
以阜新为重点,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国家的支持下,阜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全市GDP增长率连续两年超过20%,23个重点转型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2亿元,同时兴办引进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就业4.5万人。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阜新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已完成70%,抚顺、本溪、北票等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