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计划 | 大学工作计划 | 班主任工作计划 | 班级工作计划 | 行政工作计划 | 安全工作计划 | 部门工作计划 | 医务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机关单位 | 寒假计划
教师工作计划 | 小学工作计划 | 团支部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培训工作计划 | 卫生工作计划 | 销售工作计划 | 后勤工作计划 | 半年工作计划 | 农村农业 | 暑假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德育工作计划 | 工会工作计划 | 财务工作计划 | 社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范文 | 学习计划 | 办公室工作计划 | 党支部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3)

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提高分别为8%和6%以上,达到12000元矛5500元左右,进一步改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状况。恩格尔系数降低至35%左右,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提高到4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增加到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5标台,家庭轿车普及率有较大提高。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达80%。
    公共服务进一步充实,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o以内,全市户籍总人口预计达560万人左右。五年累计增加4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逐步健全和完善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市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市区达95%以上,县域达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以上。城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和增加,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提高。社会风气、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第三章发展任务
    根据“十五”期间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建设,强调科教兴市、富民强市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城市整体形象、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
    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巩固“一个基幢,建设“三个基地”,培育“三个中心”,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三个基地”为重点,提高工业基础实力
    大力发展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食品、服装、印刷等都市型产业,大力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建筑等传统产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车辆制造产业基地。到~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左右,年均增长9%。力争有10家以上工业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其中5家超100亿元,2~3家超20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及开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环保产业等,特别注重把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点,使我市成为全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的领头区域。到~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
    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生物生化制品、新型化学合成药物及医药中间体、天然资源药物及保健品、高新技术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及农药、畜禽用药品等。
    新材料产业。以新型合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新金属材料、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氧化稀土材料及系列产品、新电子磁性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升新材料产业的整体规模。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积极运用计算机、加工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光电子、微电子等高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业,重点发展新型自动化仪表、新型机加工中心、机电一体化设备、新型电力设备、数控机床、精密成型加工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
    环保产业。围绕国家的环保政策,利用我市有机加工和化工优势,以环保综合新技术为依托,努力开拓环保产业市场,积极承揽大型环保工程,带动环保设备的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汽车排气净化装置、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等。
    抓住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西部开发重大工程的机遇,大力发展燃气轮机机组、大型电站设备和输气管道用中厚卷板等装备产业。
    支柱产业。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车辆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和资本运作措施,特别是加强与国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把有规模优势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把有产品特色的企业做精做专,并大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到~年,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0%左右。
    电子信息产业。以网络技术为龙头,大力发展计算机系列产品和通讯产品,加快发展系统集成业和软件开发服务业,成为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总体实力跻身全国前列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重点为:积极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系列产品、通讯设备、系统集成业、软件开发服务业,以及数字式视听产品、微电子及电子元器件等。
    石油化工产业。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相关产业为重点,发展成为具有百万吨级乙烯,“油、化、纤、塑、肥”全面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处全国领先地位的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发展重点为:发挥大企业和大工程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加强有机原料和中间体的配套延伸、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推广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适用的清洁工艺。
    车辆制造产业。以汽车、轨道交通车辆、摩托车、农用车、零部件及改装车为重点,发展成为以大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产品门类齐全,零部件系列配套,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的综合性车辆制造基地。发展重点为: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汽车制造业上水平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外合资合作力度,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加快行业重组和企业联合,重点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需
上一篇: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下一篇: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