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2)
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腾飞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受益匪浅。江苏省也将南京都市圈作为全省重点规划发展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要求南京加快发展。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会直接促进我市软件开发、车辆制造等产业和科教、信息、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第五,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和发挥南京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南京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与信息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因此,21世纪初南京将有条件成为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市也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地区更加开放、更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的压力。面对新变化、新问题、新情况,我市将趋利避害,力争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更大发展。
第二章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工业化进程上,从工业化中期进入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并举的工业化中后期;在现代化进程上,从全面小康进入更加宽裕的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这一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千方百计把南京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坚持立足市情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坚持把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总体目标是: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深化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进一步发挥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和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的作用,把南京做强做大做优做美,使我市在综合实力、基础设施、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维护社会稳定,经过“十五”和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通过“十五”的建设发展,我市在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等方面将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全市人民的面前。
--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在全国生产力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基地,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得以提高。
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35%以上。以熊猫集团为基础,形成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各种终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以华飞、电子网板为基础,建成菲利浦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件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突破1000万只,电子网板生产能力突破2000万张,保持全国前列;以扬子石化、金陵石化等企业为基础,形成全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烷基苯生产基地和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原油加工能力突破2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以浦镇车辆厂和14所为基础,建成国内集中度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车辆总成生产基地;以南钢为基础,建成国内一流的宽中厚卷板生产基地。
--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以提高。建成玄武湖东西向隧道、主城快速干道系统、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新站,建设长江三桥、南京绕越高速公路、龙潭港一期工程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逐步开辟国际航线,显著提高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功能,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城域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实施一批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重点工程,把南京建成一个布局较合理、绿视率较高、舒适度较好、城市生态功能显著的国内先进园林城市,争创“全国人居环境奖”,形成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吸引力,对市民有凝集力的城市新貌。
--城市活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现代城市空间布局框架,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得以提高。在主城区推进商贸金融区、,都市景观区和现代化城市新区的建设。提升新街口地区的商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建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心商业区;建成南京图书馆新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南京鼓楼多媒体大楼、南京邮政第二枢纽、南京长途通信第二枢纽、江苏彩电二期工程、江苏省体育中心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采用环保、节能、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建成宁南、长巷、兴垄亚东等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居住新区,力争成为全国示范小区。
二、预期指标
根据发展条件与可能,预期“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左右,到~年,人均GDP将突破35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500亿元以上。同时,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逐步提高。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以上。城乡结构逐步改善,城市化水平达68%以上(xx2000年新统计口径),郊县经济发展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十五”期末年进出口总额达60亿美元以上,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