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12)
、深入普法、严格执法、强化监督,使全市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
发挥人代会职能,推进民主决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继续实行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企业民主制度,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加强地方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地方性法规,抓紧制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章程,在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更好地做到施政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廉政建设,惩治~,树立公正廉洁、规范运作的政府形象。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司法公正。各级审判、检察机关通过积极推行司法改革,建立和实行司法人员办案责任制、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严肃执法、依法办案,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制宣传,健全监督机制。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切实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健全社会防范体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化解和处置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提高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权力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充分发挥政协、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民主监督职能以及群众和新闻~的监督作用,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第四章计划实施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的体制环境,创新实施机制,拟定发展政策,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一、实施机制
(一)转变政府职能,为计划实施创造条件
实施“十五”计划必须建立新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正确履行职责,为计划实施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等环境。政府要在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分步实施改革目标。进一步减少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放开不合理的行政性限制,减少行政审批,依法保障投资者、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取消限制居民消费的各种不合理规定,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综合运用城市资源
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积极推行城市土地资源的整体开发和综合运用,使土地资源及其级差地租成为支撑城市建设重要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坚持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整体开发和综合运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充分运用已有资源的增值效应为城市建设服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营运体系,对公用事业部门的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造,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剥离,将城市存量资产转化为现实的财力。
(三)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配置资源的重点逐步转向为全社会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主要是促进教育发展,加强重大应用研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保护国土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等。政府将集中力量,组织推动或直接投资建设有关重大工程。
二、发展政策
(一)技术创新政策
通过财税政策、金融支持、环境建设等手段,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引导和促使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扩大成果转化的渠道。以政府为主导,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有示范作用的技术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和培育市常
(二)人才政策
加快编制实施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层次完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健全为优秀人才服务的配套保障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施智力引进和投资引进,从各方面营造优良的环境,吸纳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来宁创业,敞开引进五类人才,即:35岁以下大学本科人员、国外
留学回国人员、硕士以上或高级职称人员、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部省级以上突出贡献称号的专家、具有特殊才能的其他各类高科技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建立激励优秀人才的分配奖励机制,对一流人才给予一流报酬,加大重奖力度,激发人才潜能。力口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高素质人才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监督和激励的人才机制,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领导人才队伍与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再教育。积极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养企业家队伍,明确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和
企业管理人员的“干部身份”,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就业政策
确立就业优先的原则,更新就业观念,推广新的就业形式。结合全市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认真落实在经济发展、市场建设、财政安排等各方面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服务业,从政策到资金等方面给各街区劳动服务公司更有力的支撑。鼓励个人创业,在个人创业方面进一步出台一系列宽松政策,降低其进入难度。利用信贷、财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