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县长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4)

,建立扶贫济困长效机制,认真落实省、市、县挂钩扶贫村各类项目建设,全县贫困人口由5.3万人减少到2万人。
 (四)严格自律,严格管理,切实推进政风廉政建设
   1、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省委反腐倡廉“六个机制”及市委《贯彻省委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的实施办法》,切实负起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敢抓敢管,注重从源头上、机制上加强政风廉政建设。如积极推行会计委派、政府采购等制度;制定了“一区两园”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和财务管理规定,加强对“一区两园”资金运作的全程监管;涉及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盘活、国有资源出让等经济活动和教育、卫生等系统人事调配工作,都要求纪委、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全程参与,联合监督。
   2、带头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本人始终把廉洁自律当作为人、处事、从政的一个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特别是中央提出的“五个不许”和“两个纠正”。下基层检查工作时轻车简从,尽可能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没有违反规定配备乘坐小汽车;没有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从业规定的行为,不为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权。自觉遵守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个人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情况,做到每半年向组织部门汇报一次。八小时之外,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交圈、生活圈和娱乐圈,自觉维护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3、深化政风建设。切实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设立行风投诉点;全面推行绩效评估,科学制定考评标准,建立绩效台帐,加强政风督查;2002年以来,累计解决土地发证、旧城改造等热点难点问题29个,健全各项管理制度500多项;加大对教育乱收费、公路“三乱”、医疗购销等重点领域的治理力度,规范教育财务管理,减轻学生家长负担2180多万元。规范医疗购销行为,全面推行医品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降低成本850万元。加大典型案件查处力度,调查处理案件16起,退还乱收费款项126多万元,行政处理18人次。
       二、2002年以来仙游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4亿元,比2001年的49.46亿元增长29.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亿元、26.4亿元和25.6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29.3%、20.2%、40.6%。今年1-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13亿元,比增2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376万元;合同利用外资5080万美元,比增143.3%;实际利用外资3234万美元,比增66.5%。财政总收入12445万元,比增28.2%,地方级收入7068万元,比增25%。
  一是工业效益提升。初步形成食品加工、服装鞋革、工艺美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水利水电六大主导产业。2004年工业总产值54.73亿元,工业用电量占全县总用电量的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亿元,比2001年增长84.3%,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家,,新增规模企业34家,其中2005年上半年又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值年增长在5%以内;新增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4个。
  二是农业结构趋优。初步形成水果、水产、畜牧、食用菌、蔬菜、林业等六大主导产业。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9.96亿元,比2001年增长28.9%。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其中省级3家;部优产品2个。
  三是三产发展提速。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8亿元,比2001年增长13%。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旅游、商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趋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提升。
  四是项目带动增强。2002年以来,全县共引进项目227个,其中投产项目131个,在建项目55个,落地项目16个。获准项目用地242.4公顷,供地率为76%,居全市第一位。每年确定的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30个农业重点项目按目标完成。抽水蓄能电站和金钟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建设进展顺利,九仙溪梯级电站建成投产发电。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位,是2001年的1.65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合同利用外资12920万美元,占1984年以来全县总量24821万美元的52.1%;实际利用外资10998万美元,占1984年以来全县总量21034万美元的52.3%。
  五是财政质量提高。2004年财政总收入25230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0317万元,地税收入9119万元。总收入税性比重达83.05%,地方级税性比重达73.58%。目前,我县税源主要分布在“三电”(电力、电信、电机)、交通运输、服装鞋革、工艺美术等行业,培育了九仙溪四级电站、东亚机械、金威服装等一批优质税源项目,集中开发建设“一区两园”(鲤南城区,枫亭、鲤南2个工业规划区),引导工业集中,项目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增收点。由于我县原有基础薄弱,财政收入不够稳、可靠,加上政策体制调整,目前我县财政总量小,支出压力大,面临困难多。主要政策性影响因素有:中央出台税制改革,在xx实行分享的基础上,从2002年起又对所得税实行分享,2003年起又停征特产税。2004年受影响财政收入情况:中央退库改就地退库影响地方级收入451万元;出口货物税收预征办法调整减收620万元;烟草及石油税收管理体制上划减少总收入480万元;免征水稻农业税减收716万元;2003年土地运作减收300万元。受上述因素影响,我县地方级收入从2001年的17463万元下降到2004年的14799万元。
  六是居民生活改善。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比增9.2%;农民人均纯收入3536元,比增8.2%,是五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7.2平方米;宽带用户7193户;私人汽车拥有量30辆/万人。


上一篇:县政府党委专职书记述职报告 下一篇:建筑公司经理2004年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