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监督管理局“双评”工作总结(药监廉政述职(2)
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树立人员形象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四加强”。一是加强对全员“参评”的组织领导。在加强组织领导上,我们坚持“四个原则”。①一把手负总则的原则。做到亲自研究部署,亲自解决具体问题,经常听取汇报,对“双评”工作负好总责;②一岗双制的原则。领导干部在抓好分管业务工作的同时,也要抓好“双评”工作;下管一级的原则,对于“双评”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负责;纳入目标管理原则,做到“双评”工作和药品监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使责任制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逐级负责的责任网络。另外,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和全体机关干部响亮地提出了“塑造形象从我做起,搞好‘双评’我打头阵”的口号,发挥了引带作用,形成了机关上下同心协力搞好“双评”的动力和合力。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我们从“管好药,为人民”宗旨出发,以搞好“双评”为引带,认真抓了制度建设。首先是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向全社会和监管相对人公开职责范围,服务宗旨、政策法规、办案时限、办事结果、投诉渠道,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其次是实行公示制。公开、药品稽查人员,药检人员姓名、职务、工作职责,佩戴胸卡和药品监管标牌上岗。统一电话用语:“您好,我是药监局”。从小事做起,热情服务,树立药品监管部门形象。第四是完善政务工作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催办检查制度、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等,逐步形成了步调一致、协调运转、勤政高效的一整套管用的工作机制。这不但提高了对药品的监管水平,也推动了“双评”工作深入开展和取得实质成果。今年上半年,市局市局派员对我局执法责任制情况进行了测评,评价为优秀,全区市(县)局排名第一,受到了通报表扬。
三是加强自身学习。新的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后,人员学法、懂法、用法、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思想
政治素质,业务技术能力也不尽一样。如不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但在“双评”工作中人员形象难以树立,就是上级局交办的药品监管任务也难以完成。面对实际,千头万绪抓什么,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聚焦点”放在组织药品监管人员、药品稽查人和药品检验人员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素质为要”原则,采劝双管齐下”的办法加强培训和学习。在加强培训上,我们积极组织,按时参加上级局的各类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通过培训资格认定考试,100%达到了合格以上标准,并取得了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书。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在岗学习提高,对学习每月必考,随时抽查,
办公室具体检查,激发和督促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出现了学习空气浓厚,互帮互学,以学习上创优为荣的局面。今年以来,每人写心得笔记都在两万字以上。不但学懂弄通了涉药法律、法规,还能在药品监管、行政执法中准确运用,被市局市局评价为学习上的优胜局。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药品监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事关改革、开放、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可以说“药品监管无小事,处处体现爱民情”。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也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更要有“铁”一样的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此,我们把作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严管严控,务见成效。把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药品监管权力,行政执法权力和领导干部的决策权力置于严格的、有效的监控之下,自觉反腐倡廉,自觉廉洁自律,构筑起一道“安全”防线,以此来集中检验垂直管理的优势,集中检查药监系统的新形象,集中展示药监队伍的新风尚,向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从领导到全体干部“约法三章”,规定了“~准”。即不准接受监管相对人和监管单位的吃请;不准工作期间酗酒和酒后上岗执法;不准不出示证件或违反办案程序执法;不准超越权限或单独一人执法;不准以职务、权力、工作之便勒、卡、拿、要监管相对人的钱物。谁“越规”就下谁的岗。今年上级局多次“暗访”和“背对背”地测评,没发现一起违章、违规、违纪,受到了上级局好评和监管相对人的称赞,较好地履行了职责,维护了系统形象,机关形象和人员形象。
三、以党和政府,人民群众满意放心为标准,做到“四推进”,把“双评”工作与药品监督管理整体推进
整顿和规范医药市场经济秩序,净化药品市场,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放心药和合格的医疗器械,推动医药经济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的企盼,是党和政府的重托,也是“双评”工作的要求。为了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守土有责地搞好药品监管,我们采劝四推进”的办法,收到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监控对象的监管和整治。在重点区域上,我们加大了对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带的监控和整治;在重点品种上,对国家药品质量公报的不合格药品、中药饮片、进口药品等问题比较大或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品种实行重点监控;在重点监管对象上,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个体诊所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建立起了监管网络和快速反应机制。今年月日,一举报人举报市社区门诊自制“”使用和销售,我们立即派人进行查处,对无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自制使用销售的1190丸和未售出的302丸做了依法没收和查处,并责令立即停止生产和非法制剂,处违法所得21500元,起到了震慑和遏制非法制剂活动,维护了药品市场秩序。
二是推进药品市场的专项整治。我们把专项整治的重点放在个体诊所非法经营药品上。今年以来,我们先后检查了420多个个体诊所,查处假药30多个品种,标值1.6万元,查处劣药80多个品种,标值3.8万元,违法经营药品活动20余起,处罚4.6万元,做到整治不手软,处罚不迁就,取得了专项整治的显效。例如今年月中旬,药品稽查人员在检查乡村个体诊所时,发现复方新诺明等3种假药摆上柜台销售,当对其处罚时,业主拿出近一尺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