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13)
须认识到,太原市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够实现,比如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市场运行提供一种宽松的、良好的环境,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例如,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溢出效益的发挥,并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经济势能的溢出。政府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权,从土地批租得到的资金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五)制度创新
针对城乡关系现状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改变现有的城市管城市、乡村管乡村的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全新的城乡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体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首先要进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土地地价管理,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建立城乡土地合理、高效利用的配置机制。其次,加快落实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人本化、人性化管理,变固定户籍制为城乡一体的身份制度,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顺利流动。同时,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快速提升小城镇在乡村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第三,走出条块分割的误区,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在建立一体化城乡市场的同时,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打破城乡界线,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各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