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贸委关于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3)
多次赴北京、南京、合肥及滁州火车站耐心劝阻。由于我们超前掌握了大量信息,采取的措施得力有效,包保责任制和对对帮扶制度落实到位,解决困难方法得当,思想政治工作过细,从而化解了矛盾,有力地遏制了赴省进京上访,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六、积极开展扶贫工作,重视包点村镇建设
扶贫工作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首要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道道德,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扶贫,我委领导也非常关心扶贫工作。今年我委包点村镇是定远县的九梓乡和炉桥镇的范湾村。为做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我委领导多次深入该村镇实地察看,多方面了解情况,给他们讲明政策,讲发展规划,讲农村美好的未来,以增添他们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例如九梓乡急需修公路、挖池塘,搞绿化,缺乏资金,我们就自筹资金,为他们解决3万元经费;炉桥镇范湾村(计划生育联系点)设立一所计划生育
辅导站,没有房子,我们就为他们建了三间平房。由于我们设身处地的关心他们,他们也深深地感到党的关怀,同时也增添了热爱家园、治理家园、建设家园的激情,今年不仅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且治安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无一件违法刑事案件发生。
在今年我市大面积水灾情况下,我们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心系灾区、情系灾民,曾多次给灾区捐款、捐物。经贸委共捐款16.554万元,捐衣被9893件,送方便面300箱,矿泉水3000瓶。有力地缓解了灾区的困难,维护了灾区的稳定。
七、成立单位,齐心协力
经贸委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于充分发挥了各单位的职能作用,百川争流,齐抓共管,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各种犯罪的势头被遏制,内部治安秩序良好,各成员单位的各种事件和案件逐年下降,初步统计,各种事件低于全市平均数。二年中,成员单位无一人违法犯罪的单位有市电业局、烟厂、技术监督局、粮食局等;
2、社会公德意识深入人心,各成员单位生活区清洁卫生,室内外窗明几净,居民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极大多数生产场所无油污、无杂物、无烟蒂、无痰迹。机关办公规范化,日常工作制度化,各种文明卫生标语醒目,窗口服务文明优质。在此项工作中做得出色的有经贸委、市供电局、商业协会、粮食局、交通局、市汽运总公司等单位。
3、安全防范设施规范化,技防、人防措施到位。各成员单位均建立健全治安防范体统和治安防范机制,在加强治安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实行办公区、物业小区目标管理,加固防盗门窗、防护墙等设施诸方面舍得资金投入。在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社会效果。
4、职工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热爱学习,积极进娶奋发向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已经形成,和睦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深入人心,做文明职工,创文明家庭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5、加大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项措施。通过“四五”普法宣传,增强了广大干部和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推进了企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强化了
企业管理的法制进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八、正视当前存在问题,努力做好今后工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企业仍然存在着关闭、破产、兼并、重组这个不可逾越的现实,工人下岗、企业拖欠工资,“两个确保”不到位、“三条保障线”不衔接,再就业困难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军转干部的实际困难难以解决。
由此可见,综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对此,我们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恪尽职守,把握重点,努力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1、掌握政策,规范企业改革,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企业的改革必须认真遵循合法、规范、透明的原则,并严格按程序办理,禁止暗箱操作。在方案制定前深入到企业,把情况摸透搞准,尽量做到不损害职工利益,在方案制度制定后,要广泛征工意见,及时召开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使改革平稳进行。
2、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制定信访预案,畅通信访渠道,掌握信访动态、信访苗头、信访隐患。群众来信,领导亲自认真阅处;群众来访,领导亲自热情接待,并坚持实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上访日制度。群众上访日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在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尤其着力处理重要疑难信访问题。
3、对部分小企业军转干部,继续实行领导包保制,明确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制定有序有系统的预案和严格有行的奖惩措施,坚持把此项工作做细、做精、做好,做实。
4、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一步健全巩固三级综合治理管理网络的基础上,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级抓落实”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