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2)
,油料总产量5万吨,瓜菜产量达到65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55万吨,年均递增8.3%,禽蛋总产量达到35万吨;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10万吨,年均递增7.7%。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提高林、牧、
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使农、林、牧、渔四业产值比例~年达到40:10:45:5。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调整到4:6,产值比例调整到3:7。粮食作物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小杂粮面积,~年专用小麦比例占小麦总面积的50%左右,小杂粮占秋粮的30%左右;根据产出效益和市场需求调整好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瓜菜种植规模,重点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年瓜菜总面积达到240万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150万亩。在努力扩大畜牧养殖规模的同时,突出特色,优化结构,稳定生猪、蛋鸡养殖,加快发展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和优质鸡、兔及特种动物养殖,大力发展奶牛饲养和乳品加工。~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林果业要突出红枣特色优势,进一步扩大枣粮间作,开发和扩大冬枣种植;积极发展杂果和名优特新果品的生产,加快劣质果园更新改造,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农田林网工程和城乡绿化建设,“十五”末,全市枣粮间作面积达到2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
水产养殖大力发展名优高效和集约化养殖,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
3、加快科教兴农步伐。“十五”期间继续实施“种子工程”,使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复种指数提高到186%,商品代牛、猪、羊、鸡等主要畜种全部实现良种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加大农民
培训力度,到“十五”末,获“绿色证书”农民达到10万人。
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年农机总动力发展到725.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2.9万台,农用载重汽车4086辆,农用柴油机38.2万台,大型联合收割机3000台,农用拖拉机配套机具16.7万台,机具配套比1:1.8,耕、播、收机械化程度达到85%、55%、55%,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在70%以上。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十五”期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占现有流失面积的38%,其中治理风沙区面积150平方公里,风沙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
5、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十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年均递增7%;农村供电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80台以上;农民的营养状况、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三)
三、对策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一是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二是长期稳定以按劳分配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农民以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依法保护农民各种合法经营获得的收入。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引导农民进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联合,发展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四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要实行“定项限额、总量控制”的政策。加快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合同管理,坚决杜绝合同外收费,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立足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总产,主攻单产,改善品质,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粮饲兼用玉米和优质小杂粮生产;合理调整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经济作物中,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调整棉花种植面积,重点发展可纺性强、质量好的棉花品种;扩大瓜菜种植面积,重点扩大设施栽培规模,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二是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要把发展畜牧业放在市场农业的首位,尽快实现种植业为主向农牧并重转变,稳定发展猪、鸡生产,加快发展牛、羊等食草型畜禽,加大“一引三改”力度,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推行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降低养殖成本。
林业突出抓好绿色通道、农田林网、枣粮间作、林业产业、森林公园和城乡绿化、苗木培育六大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水产业要结合荒碱地综合开发,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加速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并调整养殖模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工厂化养殖。三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农村二、三产业的主力军,进一步放宽政策,优化环境,把更多的农民推向个体私营经济主战常抓好个体私营园区建设,大力培植玻璃钢、地毯、金融器材等特色产业产品。四是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把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逐步减少质量差、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名、特、优、息新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和无污染、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食品,以适应城乡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高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在发挥德州扒鸡、西瓜、乐陵小枣等老名牌产品的同时,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开发新产品,创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新名牌。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有计划、有重点地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企业,增强产销调节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