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申请书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入党写作指导 | 入党程序 | 党性分析材料 | 先进性教育 | 入党转正申请书 |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少先队入队申请 | 入党志愿书
入团申请书 | 教师入党申请书 | 入党思想汇报 | 入党自传 | 职工入党申请书 | 党委党建 | 民主生活 | 承诺书 | 其他党团范文

农区党建工作调研总结(2)


四、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建立农产品销售专业协会
近几年,滨河街道党工委中河源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确定了“引凤来巢、美化环境、搞活流通、多元发展”的致富思路,创下几个“第一”。针对农民卖菜问题,2000年,中河源村在乌海市成立了第一家“农副产品销售协会”。几年来,协会共向乌海市周边地区销售蔬菜瓜果  万公斤,解决了本村及邻村农民卖菜难问题,中河源村村民年纯收入比以前增加600元。2000年,中河源村率先建立了3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年基地又与邻村联合扩建为2500亩大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基地每年向市场提供2000万公斤绿色环保蔬菜,并通过考评验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无公害产品科技示范基地标志认可。2002年初,在村“两委”的推动下,中河源村与蒙牛乳业公司签定牛奶供销协议,建成了乌海市第一个占地30亩的奶牛养殖基地,基地120头奶牛日供鲜奶1200公斤。建村几年来,中河源村筹资近百万元改造了水渠、电网,植树造林2.5万棵,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我区按照“多予、少取、 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强化各项支农政策,今年在市政府新建1亩保护地补贴2000元的基础上,区财政再增补2000元(计划生育“三结合”户另外补贴500元),调动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重点发展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乳肉、葡萄四大基地,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今年新增保护地200亩,全区保护地面积达到1080亩;新增葡萄种植面积668亩,全区葡萄面积达到3554亩;奶牛存栏数达到1638头。全区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达22个,优势产业企业带动全区农牧户4500户,占总户数的59%,产业化收入平均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达49%。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年投入4600多万元完成了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期工程,整体安置移民180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规划建设联体温室住房360户。目前,已入住园区的居民每亩温室蔬菜生产收入就达近万元。两乡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包村、包点、包项目的“三包”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和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业生产,宣传普及农村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30多名乡机关党员干部联系21个村组、600多个农户,共举办科技讲座13场(次);走访慰问贫困群众60余户,发放慰问款物2.7万元;三是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大力实施树形象、暖民心、富群众三项“为民工程”,截止目前,滨河街道党工委党员干部全部深入到责任村和联系户开展了工作,为224户贫困户申请了低保,发动党员群众为特困村民捐助款物12000余元,完成了13名贫困残疾户危房改造和新建;千里山镇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将贫困残疾户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通过采取入户审查把关,群众民主评议的办法确定了19户危房残疾户,开展了危房改造。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每个党员帮带一户贫困户,通过协调资金、传授技术、提供信息等进行多方面帮带,直到其脱贫致富;联系一户致富户,引导其遵纪守法,积极上进,当好群众致富的领路人,并逐渐向党组织靠拢,其中 28户贫困户通过党员帮扶脱贫。11名致富能手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中河源村党支部在教育活动中开展了“三结合致富链”活动,每个党员与一个富裕户和贫困户结成对子,引导富裕户在农资、科技、劳力等方面向贫困户提供支助,使16位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户均增收260元;我区在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中,共筹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13.7万元,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4292户,13704人;在农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共为441户,1051名农村困难居民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19.2 万元。
五、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抓好党员教育管理
(一)抓班子,带好头,提高农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农区党支部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是农区各项工作的领头雁。抓好班子建设,我们一是通过换届,把高素质的党员选进党支部班子。区委在今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前,建议新进班子成员年龄不宜超过45周岁,文化程度不低于高中,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年龄不超过50周岁,文化程度不低于高中。二是采取下派干部任职的方法,加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区委借鉴~年下派挂职干部的成功经验,今后将继续加大下派力度。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农区党建工作指导员职能作用。三是集中培训,提高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年初,区委制发了《~的党员教育培训实施意见》,对各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现全区共举办各类型培训班 期。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能力。(二)抓两头、带中间,全面促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各镇、街道党(工)委根据各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党支部建设情况确定相对较强的村和后进的村。对于强村,着重是组织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提高和规范党支部的各项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对于后进村,则根据其后进的原因,或与对口扶贫部门、经济强村结对扶贫,或整顿加强领导班子,提高战斗力。(三)抓队伍,强素质,增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一是严把党员发展关,疏通出口关。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全面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确保新党员质量。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二是强化教育关。各镇、街道党(工)委利用党员活动阵地,统一组织党员活动日,并定期督查学习教育情况。区委组织部还拨出专项资金,配备农区电化教育的硬件设施,丰富了党员教育手段。三是找准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开展“党员奉献日”等活动。滨河街道党工委中河源村党支部在村内分片、分块建立党员卫生责任区,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教育了党员,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
六、创新干部任用管理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首先,进一步改进农区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选配好村“两委”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村党组织书记。一是明确用人标准,更新用人观念;二是拓宽选人范围,改进选人办法;三是改革任职方式,实行村两委“一肩挑”,解决两委不顺矛盾。
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运行机制。对村干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三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坚持和完善以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定期考核、民主评议等为基本内容的干部考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尺度。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村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切实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干部管理机制。
第三,建立高效实用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坚持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建立干部备用结合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加以培养。特别是从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中,把那些有能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
上一篇:在全县镇党委换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xx市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