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计划 | 大学工作计划 | 班主任工作计划 | 班级工作计划 | 行政工作计划 | 安全工作计划 | 部门工作计划 | 医务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机关单位 | 寒假计划
教师工作计划 | 小学工作计划 | 团支部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培训工作计划 | 卫生工作计划 | 销售工作计划 | 后勤工作计划 | 半年工作计划 | 农村农业 | 暑假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德育工作计划 | 工会工作计划 | 财务工作计划 | 社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范文 | 学习计划 | 办公室工作计划 | 党支部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12)


    三、继承与创新并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有全国影响、体现上海水平的戏剧、影视、小说等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出版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制作精良的重点图书、电子和音像出版物。继续在“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建设。继续加强网络媒体建设。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
    发展和规范文化市场,努力建成音像、书刊、演出、电影电视节目、美术品等常设的、规模较大的、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商品交易市常大力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继续加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调控力度,优化报刊结构,加强对网站新闻发布的管理,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继续办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都市特色文化发展。加强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上海的文化艺术多渠道、多方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继续执行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做到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形成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的文化体制。继续加快现代化多功能文化设施的建设,重视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扶持文博、图书、档案事业和文物保护工作。到2005年,力争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量达到120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卫生与体育事业
    立足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加快卫生体育事业改革,大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竞技体育,把上海建成亚洲一流的医疗、体育中心城市。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实行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探索多元投资,引入竞争机制。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核心,鼓励推动医院多种形式联合重组,建设一批具有亚洲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医疗中心。建成儿科医疗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康复医疗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特色专科机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医疗急救等机构的建设,建成和完善全市各街道、乡镇集医疗、预防、康复保舰心理咨询、健康促进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预防保健和中医工作。进一步理顺医疗执业监督执法体制。加强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管理。
    建设好市级体育中心,逐步完善区(县)级体育活动中心。加速居民区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积极倡导科学健身,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抓好现有体育场馆的开发、开放工作,提高各种体育设施和场所的社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水平。提高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能力,办好友好运动会,积极申办洲际、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围绕奥运会和全运会,重点抓好上海具有优势的竞技体育项目,力争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五、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区发展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大规模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社区,努力形成大都市的文明环境。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技、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祖国强盛、民族团结、民主文明、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继承弘扬爱国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倡导胸怀全局、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崇尚科学的时代精神;努力形成文明守法、平等互助、公平竞争、勤奋好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深化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完善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帮困扶贫、助残育幼、敬老养老、便民利民、法律援助等综合服务体系和治安防范网络。到2005年,市级文明社区和市、区两级文明小区基本达到全覆盖,建成10个文明行业和2200个市级文明单位。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积极推进“三学”活动,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继续抓好“七不”活动的管理和执法,建成50个文明示范标志区域。
    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上一篇: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 下一篇: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