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首页自我鉴定总结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党团相关演讲稿讲话稿文秘知识合同范文情书导游词 |
(三)突出开展了“法律进乡村”活动,有力地服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县承担着全市“法律进乡村”试点工作任务。我们认为这是市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以是对我们的促进,为了高标准地完成好试点工作任务,我们以九集镇为重点全面开展了“法律进乡村”活动。我们组织县直和镇直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共性服务事业部门,坚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每季度深入农村开展一次专业法宣传和咨询活动。从今年3月份开始,县关工委、县综治办、县普法办、县教育局联合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读团,巡回到全县各地学校、农村及社区宣讲了重点以警示教育、预防教育、成本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全县各镇统一组织开展“六个进乡村”活动:一是送法律书籍进乡村,采取编印法律知识手册和赠送法律书籍等方法,在全县农村科技文化屋建立起“农民法律图书角”;二是送法律知识进乡村,组织讲师团成员深入到各村巡回讲课,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农村向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将法律知识送进乡村;三是送法制文艺进乡村,县、镇各组成一支镇法制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法制节目到各集镇、各村进行巡回演出;四是送法制展览进乡村,各镇组织镇相关部门各制作一块以法制宣传展板,深入到各乡村进行巡回展出;五是送法制电影进乡村,各镇统一组织一批法制题材的电影、制作一批法制宣传幻灯片,利用电影放映车巡回到各乡村放映;六是送普法电视进乡村,各镇组织制作一套法制讲座、法制文艺节目光碟,在各个有线电视放映站播放,利用电视网络将普法知识送进乡村。目前我县已自编了《农村法律知识读本》计划发放十万册,已经印发一万册。九集镇委、镇政府除发放《农村法律知识读本》5000册外,还给全镇外出务工人员寄发了《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并随信寄发了《农民工法律知识问答》一书。全县各村组建了由村干部、三联中心户长及驻村干部组成的村级法制宣讲队伍,采取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小组会议和入户宣传等形式,集中组织群众每月学习一次法律知识,村干部每半月学一次法。截止目前,今年仅九集镇就放法制电影和进行展出23场次;共悬挂、刷写各种法制宣传标语1352条幅;全镇15名普法讲师团成员从4月15日开始,到镇直各部门、各村进行宣讲,已讲授法律32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11600余人次。今年6月份,他们还针对干部职工和村民群众不同对象命题,组织全镇普法对象开展了一次法律知识有奖答题竞赛,巩固了“法律六进”活动成果。
(四)紧紧围绕中心和大局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社会稳定。我们在组织全县公民按照年度规划完成指定的学习内容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了信访条例、法律援助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近年来我们针对少数公民在处理事务中,过于主张个人权利,相对忽视了个人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问题,始终把信访条例作为每年普法工作的重点,教育和引导群众采取合法的途径解决自身利益的诉求。法律援助工作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把这在项民心工程办好,我们每年定期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2006年来共解答有关劳动争议、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军人军属维权等方面的咨询1500余人次;深入到各村、组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8000份;县“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500余份;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向广大群众发放“便民卡”2万多张,通过县低保局向城镇低保对象发放服务卡500张,凭卡直接申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在县妇联、老龄委、总工会、团县委、人武部、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各镇(区)建立援助工作站18个,形成了县法援中心、镇(区)、村委会(社区)三级法律援助网络。近年来,我们的法律援助工作分别受到了司法部、省司法厅、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我们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做好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等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四、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相结合,着力推进了依法治县工作深入开展。
我们在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认真抓好学用有机结合,坚持以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完善民主政治环境,建设法治xx”为目标,以“法治县”创建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了“五五”普法教育,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促进机关、单位、企业、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
(一)齐抓共管,形成了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的强大合力。我们在依法治理工作中坚持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理工作的落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于2006年4月18日以南纪发[2006]1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试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开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时限,及相关要求,确定了县委党校、县民政局、城关镇、李庙镇刘坪村等15个试点单位,通过开展党务公开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县政府办于2006年5月14日以南政办发[2006]35号文件转发了《县监察局关于全县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通过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2006年5月20日县普法依法治县办印发了《关于明确全县2006年县直依法治理示范点单位的通知》,围绕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三难”(打官司难、看病难、上学难)、“三农”(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等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了县法院、县财政局、县华海纸业公司等11个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作为年度依法治理示范点,以推行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厂务公开为主要工作平台,实行“四大家”领导包点、主管部门责任包保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示范点工作的落实,为全面深化依法治理工作探索和积累了新形势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今年6月1日县委办、政府办又以南办发[2007]27号文件印发了《xx县2007年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意见》,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并确立了城关镇便河村等77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依法治理规划,确定了阶段性工作计划,通过开展“规范行政行为,创建法治政府;规范执法行为,创建法治机关;规范自治行为,创建基层民主法治单位”等活动,深化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三大工程”。
(二)严格落实依法治理工作的相关制度,确保了依法治县的规范运行。继续坚持了以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为基本准则,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公示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继续巩固和完善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效地促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了监督制约,加大了依法预防和惩治腐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实现各项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民主、公开、透明,从根本上预防社会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非法经营地下“xx”活动在我县比较严重,我们采取广泛宣传非法经营和购买地下“xx”的危害,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抵制地下“xx”活动,采取层层签定责任书、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向组织写承诺书等措施,强化了教育管理力度。同时,组织专班,多次组织专项打击行动,依法对非法经营“xx”地下码庄等进行了严惩,使我县非法经营和购买地下“xx”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