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长述职报告(3)
今年11月,我向县委、县政府呈送了《中学关于争创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报告》,就我校争创“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说明。12月23日,县委召开书记办公会议,研究我校的“争创”事宜。紧接着,县委书记于××年1月21日召开了中学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研讨会,正式决定向盛市教委推荐我校代表双流县参加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并成立由金书记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3月9日,“领导小组”在我校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3月24日,县委以“双委函1号、2号”文正式向盛市教委呈送了《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柿×县中学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报告》。6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在市委副书记×××等陪同下视察我校,对我校的发展和成就给予了肯定,鼓励我校创建“国重”。7月27日,×××书记、××县长、×××副书记、×××部长、×××副县长等领导同志专程来到我校,听劝创建”工作汇报,作出了宝贵的指示和指导。
我多次向××拾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专家小组成员——省社科院查有梁研究员、市教委雷解民副主任、市教委普二处××处长等虚心请教。他们对我校“创建”工作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很多有益的指导,对我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帮助很大。
在我的策划和新闻界的支持下,宣传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扩大了影响,为争创“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光明日报》在××年9月7日二版头条刊登《中学的答案》一文,并在引题中指出:“如果全国的学校都能像棠中那样探索素质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就作好了腾飞的准备。”《中国工人》××年12期发表了特稿《七载艰辛育桃李》,对我本人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四川日报》××年11月4日在头版头条刊登《中学投资百万培训师资》的报道,并配发了题为《令人称绝的大手笔》的编后语。《××商报》年6月起推出《走进棠中》系列报道,刊发了10篇重要文章。中央、盛市、县的其他新闻单位也对我校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宣传。
根据××拾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领导小组的部署,现初步确定评估专家小组于下学期初前来我校进行为期3—4天的实地评估。目前,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接评估的有关工作。迈进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大有希望,指日可待。
9苯一步规范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人为本”、“制度+情感”是我一贯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善用人,又要发展人,更要凝聚人。“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在用人上,我从不求全责备,而是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是善于用人还不行,如果不将人的头脑“升级换代”,就将很快落伍,因此还要发展人。发展了人,他会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流失呢?所以更要采取多种办法凝聚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是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但制度要靠人来执行、落实,而人的行为不可能不受到一些非理性的、情感性的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心有灵犀,高度默契。如果领导者与教职工之间油是油,水是水,融不成一体,那么再好的制度都势必成为摆设。因此,不管今后改革如何深化、制度如何细化,“情感管理”这一条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实行民主管理,既是维护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权利的保障,又是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我都要在党总支委会、行政办公会上请同志们共同研究、讨论,向教职工代表通报、征求意见。年9月,我校被评为××市“民主管理先进集体”。
管理工作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如何进一步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一个值得我重视的问题。我在多种场合提出过这个问题,也批评过一些沾染了“衙门作风”的现象。这一个问题,我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
××学年,我对照“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年度内共投入资金1103万多元。科技综合大楼、学生浴室全面投入使用。科技综合大楼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内含4间物理实验室、4间
化学实验室、3间生物实验室、2间物理实验保管室、2间化学实验保管室、1间生物实验保管室、5间学科专用教室、3间科技活动室、2间计算机教学室、6间多媒体电子教学室、2间教师CAI课件制作室、2间多功能电教室、1个演播厅、2间电视节目制作室、2间电视接收播放室、1座天文观测台、1个天象演示仪馆、1间400平方米的图书室、1间250平方米的教师阅览室、2间400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学生浴室面积200余平方米,100多个浴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实验室装备、图书(含电子读物)、艺体器材、天文仪器、办公设施等,都进行了添置、完善。大规模地购置了微机,全校奔II联想品牌微机达500多台,并且进入了老师们的家庭。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条件,加强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硬件基矗
(二)对教育发展形势及学校发展的思考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和教育产业的必然趋势,我校如何迎接机遇、应对挑战?我的回答是:深化改革、强化素质、优化服务。“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的关键,正在于改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而一潭死水必然导致思想僵化、行动保守、局面平庸乃至倒退!我校是在改革中创立、发展、壮大起来的。改革,可以说是“××之魂”。我已经提出过,要高度警惕“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今天我再重申一次:停止改革,就是丢了我们的“魂”!现在,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发展,来逐鹿现代化教育的前沿。要尽快实施一些具体的、有力的改革新举措,把中学的改革推向新的深度。随着教育产业的发展和教育竞争的加剧,我们务必抓紧强化教职工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端正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视学生、家长、社会为“上帝”,提高服务质量和办学效益。我一向认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无功即过!我决心在上级的领导和全校同事们的支持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扬民主,强化素质,优化服务,推进教育现代化,探索教育产业,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在21世纪把中学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全国一流中学。
(三)工作中的一些感想
中学已经走过了8个春秋。在这8年多的三千来个不平凡的日子里,全校教职工和我甘苦与共,风雨同舟,创造了××灿烂的今天,并正在创造着××更豪迈的明天。我还是那句老话:中学发展到今天,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人”这个英雄群体智慧和拼搏的结晶。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在—学年度中,我个人于年被教育部和人事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年劳动节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两项殊荣,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整个中学、全体“××人”的!
我们“××人”的奉献精神是令人鼓舞,更令人感动的。社会上很多人误以为我们的老师物质收入很高,误以为我这个校长是用高薪来吸引人才的。但实际上,我们的老师们相对而言收入决不算高。8年来,我主要是用创业的成就感和事业心来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我常常对自己说:一定要让同志们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逐步提高教职工待遇,是我在心里时时考虑的一件事。××年,我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教职工补助工资总额及各种福利达315万多元,比上年的281万元增长了33万多元,超过当年固定工资总额271万多元。我相信,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同志们的待遇、福利会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