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某科局局长)(2)
讨论,从思想上认清“应试教育”的危害,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人到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取经,请外地专家、学者来我县讲学、指导工作,每年在学生中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充分发挥我县德育资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确定湘南~指挥部旧址、邓中夏烈士公园、邓中夏故居、革命烈士纪念塔为我县德育基地,争取了免费向学生开放,仅2000年,就组织4000多人次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同年11月11日,我县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县德育工作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表彰师德模范10名,优秀班主任26人,德育工作优秀个人5人,在全县教职工队伍中树立了德育工作先进典型。
围绕素质教育,每年在全县都开展一些音、体、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例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书画大赛、文艺活动。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组织的比赛。1999年,在郴州市中小学首届艺术节上,我县选送的节目——宜章一中的
舞蹈《走出大山》获得一等奖。2002年组队参加郴州市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获团体总分第6名,教育局电教馆获最佳组织奖;组队参加湖南省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9名同学获奖。
推行素质教育,离不开硬件设施建设,1999年全县安装了17间电脑语音室。2000年,在白石渡、五中等学校安装5间语音室,2间电脑室,总价值50万元。选送24名运动员参加全市第6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8金6银8铜的好成绩。全县中小学生参加
音乐、
美术等项目比赛,获国家、盛市级共78次。2002年全县安装计算机网络教室36间,计算机1000台,改造旧机房8间,全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安装了计算机教室,组织5所学校安装多媒体教室。
四、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教成教稳中有进
高中教育扩容和
高考升大学的人数,成为衡量一个县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我担任教育局长后,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1998年,全县高中在校学生2720人,每万人口高中在校生只有51.3人,高三毕业合格率为81.9%,高考本科上线148人,实际录取194人。到2002年,全县高中在校学生达6111人,宜章每万人口在校高中生达113人,与1998年比,高中在校学生每万人口增加61.6人。高三毕业合格率为96.6%,比98年提高14.7%,年平提高3.67个百分点。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342人,比98年本科上线人数增加194人,年平增加48.5人,实际录取本科412人,比98年实际录取多218人。
发展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1998年县中医职业卫校招生211人,到2000年,招生人数达505人,2002年,城区普及了幼儿教育,农村幼儿入班率76.2%,成人高考录人491人,自学考试报考总人数2142人,县职校走出低谷,招收首届普高生,办成普高、职高综合性学校。
五、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双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单靠政府办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我上任以来,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当参谋,出台了一些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我们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把握社会力量办学的方向,到2002年,我县有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由97年的5个,增加到36个,学生由97年的1300多人增加到12075多人,教职员工由97年的87人增加到829人。我县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走在全市的先进行列。2000年3月,市委、市政府在我县召开了全市社会力量办学经验交流会,我县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的经验得到与会领导和参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象养正中学、xx六中、xx学校、利民学校、汇泉学校、联合中学、明阳中学等学校都是办得比较好的。我县社会力量办学成功经验,在《郴州日报》、《中国机构》等媒体推介。为了探索社会力量办学的新路子,我搞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亲自参与有关文件的制定,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是经常的事,为了六中的改制,养正、湘粤的创办,我多次到校了解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征求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协调与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自1998年以来,局机关每年都要抽调人员,对全县民办中学、小学、幼儿园等进行调查,年终进行检查评估。同时,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年检年审。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我县社会力量办学健康、有序发展。
六、清理乱收费不手软,树立学校教育新形象
多年来,群众对教育收费问题颇为敏感,也颇有微词。学校乱收费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综合治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担任教育局长以来,在治理乱收费的问题上,采取了治他先治己的思路,毫不含糊。1998年,xx发生8.28事件,我在xx住下来,督促栗源各学校清退各种违规收费60多万元,一举扭转栗源事件后所造成的艰难局面。维护了我县政治和社会大局的稳定。长策问题发生后,我亲自带人下乡处理,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毅然从教育局挤出14万元,支持退费确保了长策乃至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受到群众的好评。1999年,春、秋两季一开学,我们同县纪检、物价部门提前介入,监督学校规范收费,对部分违纪违规单位及个人作了严肃处理。当年责令清退32.3万元,全县基本杜绝了因学校乱收费引发的上访或告状现象,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此后每一年,我们都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提高到“三个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高度。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宣传国家关于学校收费政策,通过责任状形式落实层层责任,通过会议培训推心置腹地告诫主任、校长和教职员工,提高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认识,预防了乱收费。
对治理乱收费,我们从来不含糊。特别是今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乱收费治理的力度,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违规、处理谁”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盛市有关收费政策。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