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2)
。初步形成了果、菜、菌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
2、林业生产成效显著。针对本地风大沙多、生态环境较差的现实,我们大搞植树造林,突出抓好速生片林、绿色通道、防风林带、沟渠绿化、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建设。~年,全镇新栽植速生杨52万株,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防风固沙网络。在林业生产检查中,我镇连续两次取得到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全镇木材储量近40万立方,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3、龙头企业带动格局初步形成。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立足产业建设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子,切实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立足葡萄产业,我们积极与中美太平洋果蔬公司合作,筹建了康尔果蔬公司,该公司集苗木供应、技术服务、产品收购、储存销售于一体,自身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又解决了果农的生产、销售难题,极大地促进了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花生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与青岛嘉利植物油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隆丰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实行分散加工、统一收购、集中销售,带动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花生加工群体的形成;立足“江北最大的槐米市潮优势,我们从河南驻马店引进筹建了芦丁加工厂,该厂是全省唯一一家从事槐米加工的企业,自5月份投产以来,产销两旺,效益明显。
(三)劳务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针对全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我们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今年以来,我镇成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
办公室,多方联系用工单位,广开输出渠道,先后向外输出劳动力3200多人,全镇在外务工人员保有量达到了7400多人,仅在青岛的务工人员就达到了1600多人。劳务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加快了群众脱贫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在外务工人员每个月通过邮政局汇至我地的现金就达70多万元。我镇劳务输出的经验和做法,先后被盛市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经济发展构筑“平台”。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年,我镇内外合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镇驻地街道毁坏严重,交通条件极为落后,严重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全镇经济发展。今年,我们紧紧抓住关金路修建和市公路局帮扶我镇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争取帮扶支持,市公路局投资200多万元,将镇驻地“一横两纵”全长5.8公里的街道进行了彻底改造。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商品流通,繁荣了市场,带动了招商引资及民营经济的发展。
另外,我们还积极争取上级其他有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先后争取到市危改资金185万元,中学教学楼正在建设之中;争取盛市扶持资金100多万元,新建了医院病房楼,已投入使用;争取到各种扶持开发资金120余万元,用于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以前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我深知距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许多方面做的还不够好,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民营经济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二是镇村两级财政收入减少,运行困难;三是基层班子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今后的工作多提建议和意见,我将虚心接受,努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