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调查报告(4)
、培训项目不合理相对应的还有职业教育培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大量的专业教师,指导老师学校基本上无法自己配备。
4、实地基地、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培养职校生、培训对象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
职业教育和培训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强调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工艺装备,必须高于本地同期工厂企事业单位的工艺装备水平。但我市职校及培训机构的现状又是如何尼?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其车间只有区区几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装备水平的C6136车床,数十台台虎钳和几台小钻床,其余的机械设备全无,劳动技术的工厂里设备装备工种齐全一点,但没有一台现代意义集机械、电气、液压自动控制于一体的设备。全市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没有一台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各校都称自己拥有几家基地,但这些基地都是生产经营单位,到底能安排多少时间来满足你培训学员实际操作能力达标的要求?
5、职校毕业生大量流失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市经济建设中一方面缺少大量的掌握现代操作技能的一线技工和实用人才,一方面职校毕业生却大量流向苏南上海等地。市职业中心校每年的毕业生,三分之一被高考对口招生录用,三分之一流向外地,流在本地就业的仅占三分之一。市第二职业高中数年来每年都有80%的毕业生到苏南等地就业,在本地就业的只有20%,市职工学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今年面向市场戴南兴达纲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联办招收了100多名职高生。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是到兴化从事不锈纲产品制造加工。汇丰毛纺织工业学校的毕业生,汇丰公司几乎没有留住一个,其原因就是毕业生全部在生产一线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工作辛苦,且待遇偏低,有限的职业教源为外地输送了大量新型实用人才,其主要原因就是到外地就业,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在本地就业。
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存在着上述种种矛盾和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误区,普遍注重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工作;二是政府的宏观统筹协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对劳动力市场人才结构没有预测,职教资源各自为政,无统一布局;三是职教系统往往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在办学,因而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培养现代技工和实用人才来办学,因而造成职业
教育学与市尝与企业相脱节;四是职教系统运行机制不够合理,还在沿用普通教育的模式来运作职业教育;五是对职业培训普遍认识不足。大部分企业为了压低成本不愿进行职工培训;在职职工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下岗、失业职工就业观念落后,嫌苦怕累,宁可享受低保在家打麻将,也不愿参加再就业培训。职校生家长思想认识也有误区,认餐饮服务员是服侍人的,家政服务是替人家做保姆低人一等,甚至将宾馆、旅游专业与三陪挂起号来,因而这些专业难招生;四是各镇成人教育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农业劳动力培训主阵地作用;五是本地工资价位低于苏南地区,造成技校毕业生大量外流。
三、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和发展,为姜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实用人才。
针对我市经济和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以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步伐,推动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1、认真学习和贯彻xx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努力提高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
⑴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我市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矗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
⑵充分认识我市职业教育和培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制造业正加速向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是以新技术带动的产业重置。目前我省正实施沿江开发战略,争取使江苏沿江地区成为国际性制造基地,沿江建成国际性的制造业走廊。策应沿江开发,开发我市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沿江开发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姜堰市“五年翻一番,八年达小康”的奋斗目标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应该说是当前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中心。再者按普及高中教育的要求,今后五年内我市初中毕业生进入高峰期,高校扩张招生已趋饱和。按照普高职高大体相当的比例,大量的初中毕业生必将分流至职校接受职业教育。对于这样的形势,领导者、职教工作者都必须有充分的思想认识,要抢抓历史机遇,迎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
2、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工作管理体制
⑴姜堰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全市职教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制定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建议在适当时机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在现有职业教育中心校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及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议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劳动技校为基础,成人教育中心校以市职工学校为基矗
⑵市教育局要大力推进和深化职业学校的内部改革
首先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