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调查报告(2)

的需求。
    ⑹姜堰市溱潼职业技术学校
    创办于1985年,座落在省级溱湖旅游风景区。该校主要采取联合办学形式,2003年度与省重点高中溱潼中~办综合高中班2个;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国家级重点职中江阴市第二职教中心联办。该校先后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财会电算化、建筑与装璜、汽车与维修等专业的职业高中班和职业中专班,历年来坚持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先后有20多名学生录取本专科。
    ⑺姜堰市美术学校
    是苏中地区唯一一所由市政府批准办学的美术学校,坐落在洪林,学校占地近40亩。课程及专业设置:文化课为普通高中课程,专业课为美术高考教程。培养目标及毕业去向: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报考艺术类院或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
    此外,还有市委党校举办的本科、大专班,主要为党政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供高等学历教育;市财政局举办的财会人员培训班,为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提供会计岗位资格证书教育培训;还有专门培养汽车驾驶员,颁发汽车驾驶证照的市驾校以及培养武术类人才的市武术学校,为国家培养足球、自行车运动类体育人才的市体育学校、双登集团职教中心等,这些都是不同层次社会力量举办的不同类型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
    以上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和单位,构造了我市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网络,为提高我市劳动者素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3、职业培训为提高在职职工技术素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强待业人员自谋职业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市职业培训有两个主要的基地,一是市劳动社保局下设的就业训练中心及其所设的职业技术培训班、专门从事培训的具体业务工作。今年1—5月份,市劳动社保局培训在职工897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854本,该局注重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与市经发局、安监局联合开展电工“三证”的培训,共培训55人,与建工局也联合培训。目前,该局培训的工科达到18个;培训失业人员2796人,其中计算机操作员698人,针织工318人,缝纫工359人,电焊工67人,汽车驾驶员298人,装配钳工168人,车工工246人,餐厅服务员87人,印刷排版工155人。
    该局在前几年对失业人员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着重抓了如下几个环节:一是采取调控措施,组织有效培训。今年以来,他们对报名人数从、就业难的专业进行了限制,将原有的计算机培训定点单位减少到两家,对驾驶员采取先自付学费,就业后再报销部分学费的办法,从而有效避免了培训的盲目性。同时以技工学校为主体,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大张旗鼓地开辟实用技术培训点,设立了城南针织培训点、城中电焊培训点、城东机械、印刷、纺织培训点,失业人员随到随学,100%安排就业。二是结合劳务输出,搞好订单培训。今年劳动社保局成立了富民劳务派遣公司,根据派遣公司提供的用工信息,从失业职工中招收人员进行突击培训,4月份,苏州宏达集团急招45名针织工,他们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按要求培训输出,苏源宾馆48名服务人员,他们上门培训一个半月,满足了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劳务派遣公司在劳务输出,保证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还为就业者与用工单位代签用工合,代缴养老、医疗保险费。这一点,调查组认为是劳动社保局职业培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劳动派遣公司的定单式培训,除了保证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以外,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本地收缴外出务工者的养老保险金,保证了外出务工者晚年归家后养老金的发放。否则,外出务工者养老保险金缴给务工所在地,退休后,家乡还要发给其养老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市劳动社保局未雨绸缪,应该肯定。
    二是市职工学校也是我市又一个重要的职业培训基地。他们充分利用本校机电、数控、铸造、餐饮等专业技能教育见长的优势,深入工厂企业联系,到劳动、人事、组织等有关部门争取,处处见缝插针,积极主动承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⑴适时举办转岗培训班。针对我市企业改制中出现较多下岗职工的状况,为实施再就业工程,把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要求落到实处,该校积极主动承担了下岗、转岗职工培训任务。1996年夏,市春光制冷配件厂因纺织行业不景气,企业转产阀门,原线管生产线上60名职工无法转岗,领导犯愁,职工担忧下岗。该校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厂商谈,为其举办50天转岗职工阀件技术培培训班。学校精心组织,首先挑选适应性强的教材,其次是挑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再次是科学教学,重点培训动手能力。由于方法得当,精心施教,学员学习热情高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初步掌握了阀门加工技术,回厂后迅速顶上新岗位,确保了企业顺利转产,得到了厂方的好评,市电视台还为此作了专题报道。此举为我市职业转岗培训开了一个好头。
    ⑵主动承办竞争上岗职工培训班。1998年,江苏振华泵厂改制,富余人员较多,其中青工占多数。企业改制,减员增效,必然有部分职工下岗,厂方为体现公平公正精神,与学校商定由职工学校为工厂承办“竞争上岗职工培训班”。这期培训班,确立培养中级工技能的目标,开设机械基储机械制图、车工、钳子工工艺学、电工基础,铸造工艺学、职业道德等七门课程。学校选配了最佳任课老师,加强班级管理,严格月考核制度,实行成绩与工资挂钩等措施。41名学员通过3个月的学习,~完成了学习任务,回厂竞聘,顺利上岗。这批培训人员重新上岗后,工作态度改变了,生产积极性也极大提高。厂方看到了培训效果,主动按排职工参加培训,职工得到了培训的收益,积极要求参加学习。学校探索了办班路子,大胆挑起了培训担子,接着第二期40名,第三期41名竞争上岗培训班相继举行,先后为该厂培训122名竞争上岗职工,有力促进了企业改制,使泵厂由改制前的后进状态一跃而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⑶积极举办待岗、在岗培训班,为增强待业人员自谋职业
上一篇:关于建立“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关于城区商业特色街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