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县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自查自评报(3)

学规模。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2、改进教育内部管理方式。制定《xx县乡(镇)中心校以下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裁减冗员,提高效益。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全员聘用制和教师资格制度,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实施《xx县中小学等级目标管理办法》、《xx县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操作标准》,改进中小学督导评估体系,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启动新一轮教育改革,推行教育质量承诺制和满意度测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育人功能。

3、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基础课程改革保障措施,突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构建 “以校为本”的教科研体系,加强新课程课题研究,~年度教育科学“十五” 课题规划中,我县立项县级课题95个,市级年度课题49个,市级重点课题8个,省级课题2个,共157个。开发校本教材,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新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方式。成立假日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全面素质。重视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工作,推行导师制,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五)突出重点,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1、突出和谐发展重点,推进教育事业全面进步。近几年来,我县教育工作立足本县实际,坚持统筹兼顾,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推进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和成人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幼儿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整体范畴进行统筹管理,实行乡镇幼儿教育由当地中心校或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对上规模上档次的民办幼儿园,在添置设备、培训师资等方面予以奖励,并选派园长、保教主任以及按每班0.3—1人的比例的公办教师,选派人员经费由县公共财政负担。同时,通过将撤并学校闲置校舍提供给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鼓励中心小学附设幼儿班等办法,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二是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加快公办高中学校建设,xx中学、温溪高中先后实现整体搬迁,船寮高中扩建工程顺利推进;支持民办高中学校发展,帮助中山中学、石门中学抓好扩容工作。高中段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三是加快成职教发展。~年,xx职业技术学校实现整体搬迁,努力提高普职比例。建立县、乡两级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积极开展“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百万职工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优势,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用,突出滩坑库区移民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全县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

2、突出队伍建设重点,增强教育发展人才保障。广大教师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是提高“普九”水平的人力保障,我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通过外地高学历教师引进、鼓励在职教师学历进修等形式,壮大师资队伍,提高学历层次。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双相选择、择优聘用”原则,实行教师竟聘上岗,初步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用人机制。建立后备校长人才库,改进学校领导干部选拔方式,实行公开招考校长。三是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行“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益。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从~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xx县人民教师“五条禁令”和“教师宣誓”制度,深化“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开展“德艺双馨”教师评选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广大教师整体素质。五是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本学期,首批23名城镇优秀教师组建了“爱心支教团”分赴万阜、吴坑等偏远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爱心支教。

3、突出布局调整重点,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首位镇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的原则,结合城市化建设规划和滩坑电站移民安置,加大校网布局调整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方面落实校网布局调整奖惩措施。撤并一所初中,撤并学校的乡镇受奖2万元,并入学校的乡镇受奖3万元,全部完成小学布局调整任务的乡镇受奖2万元;因主观不努力而未按计划完成调整任务的乡镇,当年不得评先,并推迟安排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定点的学校在经费投入、学校基建、教师配备、设备添置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加快设施建设,创办寄宿制学校,为学校撤并创造条件。1997年以来,全县创办寄宿制学校52所,撤并学校374所。

4、突出教育创强重点,大力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创建教育强镇是提高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一是抓规划。2001年,制定了《xx县教育强镇创建规划》,根据本县教育发展实际,~年又修订创强规划,到~年全县省级教育强镇达到23个,占全县乡镇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力争实现教育强县。二是抓领导。成立创强领导小组,实行党委、政府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创强合力。三是抓措施。县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建立创强激励机制,对当年被评为市级、省级教育强镇的分别给予15万、20万元奖励,提前或者延期创建的,其奖金逐年增加或递减20%;对当年被评为市、省级教育强镇的乡镇领导分别予以3000、5000元的奖励。同时,在校舍建设立项、资金安排、教师调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指标达标基本情况

对照《浙江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及实施办法(试行)》28项指标达标要求,我县自查自评结果为25项达标,3项基本达标。3项基本达标项目简述如下:

1、指标序号12:校园建设

生均占地面积达到Ⅲ类标准的小学、初中分别占总数的66%、77%。生均建筑面积达到Ⅲ类标准小学、初中分别占总数的68%、77%。全县基本完成破旧校舍改造,无危房校舍,校园环境较好,绝大部分学校有绿化,基本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2、指标序号13:标准化学校建设

目前,我县中小学

上一篇:xx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 下一篇:组织部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