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首页自我鉴定总结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党团相关演讲稿讲话稿文秘知识合同范文情书导游词 |
创新优势 放手发展
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挑大梁
尊敬的省领导,省直各部门及兄弟市的领导和同志们:
值此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衡水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莅临我市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衡水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基本上没有摆放大的工业项目,国民经济以乡镇企业为主,乡镇企业又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经济既是衡水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衡水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基于这一基本市情,我们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牢牢抓在手上,按照围绕一条主线(结构调整),破除两个障碍(思想障碍、体制障碍),推进三个创新(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抓好四个一批(优化政策环境催生一批、扩大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加快产权改革转换一批、实施骨干带动壮大提高一批)的思路,强力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到2003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2.3万家,从业人员达到85.8万人,增加值、上缴税金占全市生产总值和工商税收的比重分别达到72%和75%。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
一、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先导,夯实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思想基础。
衡水的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基础和竞争优势。党的十六大“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论断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部署,为民营经济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以此为契机,我们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营经济是主体力量;实施“以工强市、开放兴市、特色立市”三大主体战略,民营经济要挑大梁;落实科学发展观,民营经济要唱主角。从而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关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总体上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指导思想上由追求数量为主向追求质量效益为主转变;二是发展方向上由粗放、分散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转变;三是企业管理上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四是发展布局上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向城镇工业区集中转变,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周期。
二、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促进民营经济增总量、上规模。
特色产业是我市民营经济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形成了丝网、玻璃钢、橡塑制品、工艺美术、采暖铸造等十大特色产业,占到了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3以上,基本形成了一县一业、一县两业、多县一业的发展格局,涌现出中国丝网基地、中国工程橡胶基地、中国玻璃钢生产基地、中国采暖铸造生产基地和中国工艺美术之乡、铁塔之乡等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盛名的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全市十大特色产业中,安平丝网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占全国出口量的80%以上;桃城工程橡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枣强玻璃钢是国内三大玻璃钢生产基地之一;冀州采暖铸造业占全国市场的1/8并批量出口。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我们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推动和引导。一是抓整合重组,培育和打造支柱型产业。根据我市资源特点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筑衡水经济发展战略支撑的建议》,把现有区域特色产业整合聚集,提升发展,集中培育金属制品、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林纸林板四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丝网、玻璃钢、橡塑制品等十大制造基地,进一步提高产业支撑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筑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依托产业兴市场,建好市场促产业。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20多亿元,完善和新建了安平丝网大世界、大营皮毛、枣强玻璃钢、武强小食品、桃城区工程橡胶等各类专业市场48个,其中,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达到17个,有10个进入省百强市场,在吸引客商,提高产业知名度,促进产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市专业市场实现销售额160亿元,占到相关行业销售总额的68%。三是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传统加科技异军再起。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发动机,是民营经济克服弱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我们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技术改造的机遇,每年都投入60多亿元资金,坚持不懈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进工艺,更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大力实施产学研工程,全市已有580多家民营企业与省内外30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稳固的技术协作关系,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了科研开发机构,创建了省级行业性技术创新中心8个,为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着力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我们以骨干企业或经纪人为龙头兴办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规范竞争秩序,实现技术、信息共享,在质量信誉上相互监督,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立区域性和专业性行业协会22个,合作经济组织1781个。在玻璃钢、工艺品、橡塑制品等产业内部全面推行了品牌、质量、标准、检测“四统一”,使产业纳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以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为重点,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骨干企业是展示区域经济实力的窗口,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近年来,我们把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全市筛选了30家支柱企业和100家骨干企业,坚持投入拉动、改革推动、品牌带动“三措并举”,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是投入拉动。把抓大投入、上大项目作为拉动民营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通过谋划一批、跑办一批、开工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确保重大项目不断档,投入不停步,全市民营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去年,民营投资项目1400多个,其中超1000万元的157个,超亿元的35个。二是改革推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通过参股、入股,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使其成为对整个产业具有较强拉动和支撑作用的龙头。目前,全市已涌现出80多家资产超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团,20多家企业规模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其中,春风、京华集团分别入围全省十强乡镇企业。三是名牌带动。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出台了《衡水市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奖励办法》,对获得国家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民营企业,市里奖励50万元;对获得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称号的民营企业,奖励10万元,以此激发民营企业重视质量、争创名牌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中,拥有省级名优产品35项,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北省著名商标27项。
四、以工业区建设为载体,搭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我们把工业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亮点,作为城乡工业优化布局、整合优势、加快发展、提高聚集效应的有效载体和突破口。一是精心搞好规划。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和“特色兴县、产业兴镇”的思路,着眼长远发展,把工业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统筹考虑,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修编,明确功能分区,按规定上报审批,取得建设用地的合法使用权,既有效地解决了项目摆放、产业支撑的问题,又有力带动了城镇发展。二是规范管理体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精简、效能的管理体制,实行扎口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在管理模式上体现一个“特”字,在运行机制上体现一个“活”字,在发展环境上体现一个“优”字,促进了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靠内资启动,借外力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区的“洼地”效应,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及毗邻京津的优势和南资北上的机遇,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向工业区集中。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依托县城和有产业基础的镇,重点抓了13个工业区的建设,入区企业达980家,吸纳从业人员28万人,企业总收入达到120亿元,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区已真正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工业腾飞的基地、项目建设的平台、城镇建设的亮点、经矫发展的增长极。
五、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一是创新领导机制。在领导力量摆布上,把主要精力向民营经济倾斜,在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班子成员合力抓”的工作格局。在领导方法上,努力推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在工作指导上,建立健全了各级各部门“工作抓服务,环境抓优化,政策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市营造了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政策机制。为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等十多个政策性文件,真正做到了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同时,结合城镇规划调整,整合现有资源,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占补平衡,初步形成了具有衡水特色的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体系。在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我们从衡水实际出发,采取“政府扶持,股份经营,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最大限度地启动民资、吸引外资,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目前,全市已有5家担保公司挂牌营业,正在筹建的9家也将于上半年全部建成。届时,全市担保机构可达14家,年底担保资金将达到4亿多元,形成近20亿元的担保能力。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先后出台了《工业发展年度考核奖励办法》、《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考核奖惩办法,并按照有关规定,每年都要评选和隆重表彰十大民营企业家、十大创业功臣以及民营经济的支柱企业和骨干企业,努力使民营企业经营者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全面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能人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四是创新服务机制。发展民营经济,搞好服务是关键。我们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以创新机制优势、创造人才优势、创建环境优势、争先晋位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争”活动,并以此为总抓手,下大力治理整顿发展环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投资1400万元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统一对外窗口,实行阳光操作、集中审批,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审批部门多、项目多、手续多、效率低、办事难等问题;为彻底治理“三乱”问题,我们在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优化环境委员会,设定了经济“110”,制定并实施了检查企业许可证制度、执收执罚审批制度、行风评议制度、重点企业挂牌制度、工业区封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保护民营企业的有效措施,全力打造优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先进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次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在衡水召开,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既是对我们的鞭策和促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各市经验的好机会。我们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措施,学习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重点在推动民营企业“三加快、一加强”上下功夫,即加快推动优势民营企业竞争联合的步伐,加快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加快推动民营企业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步伐,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把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工作继续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努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