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3)
。人才和市场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目标的两大优势,这是信息产业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
(四)新技术革命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良机
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产品层出不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加快,既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我们能够发挥后发优势,有可能同外国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从而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跨越发展。
二、发展思路
(一)坚持自主创新的指导思想
掌握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同样要求自主创新。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基本国情出发,在战略性、方向性、前瞻性、基础性的重大信息技术领域,必须突出国家目标,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在重视原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重视概念的创新,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知识产权,特别是发明专利权。
(二)坚持市场取向与市场创新相结合
市场是科技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信息技术基础研究要面向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要面向产业化开发,产业化开发要面向市常在重视显在市场同时,更要通过技术创新主动地创造新市场,主动适应已有和正在出现的市场需求,开发、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充分应用市场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
(三)发挥全行业的优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全行业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实行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创新,相互结合、互为支撑,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国家目标。对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信息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决产业升级和改造传统产业的集成电路与软件核心技术,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组织运作,要通过技术的联合、经济的联合和市场的联合,集中力量、集中投资、大力协同、专题攻关、重点突破。
(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创新的机会永远存在。要认真分析、研究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要作到独具匠心的思考、独辟蹊径的创新、独树一帜的发展,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增强后发优势。充分把握信息产业新技术革命提供的发展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我国自主发展的技术创新道路,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技术突破与跨越发展。
(五)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加强国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人才,加强智力引进,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智力资源和先进技术成果,是加快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信息技术和产品更大规模出口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时机已经到来。
“请进来”是对外开放,“走出去”同样也是对外开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因此,要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失时机的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我国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出口,并在国际竞争中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实力的世界级的跨国大公司。
(六)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电子信息产业优化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布局,提高整体效益,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一方面要发挥西部地区众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现有技术实力,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为西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全国信息产业科技资源,倡导东西部加强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联合,加大信息技术向西部的辐射和延伸,提高西部利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当地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七)坚持军民结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坚持寓军于民,利用信息技术军民通用性强的特点,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速军民技术的双向转移,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科技的自主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一)~年的发展目标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使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扩大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使科技进步对信息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信息技术的跨越发展,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有的技术支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2010年的远景发展目标
在主要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拥有量跻身于世界前列,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同步,并成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出口国,使我国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强国。
四、发展重点
攻克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技术;突破制约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急需的应用技术,是“十五”期间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重点。
(一)目标产品
目标产品选择原则:选择内含基础性、共性、前瞻性的核心技术及关键技术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电子信息为目标产品。
目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