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建设委员会2005年度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3)
市品位。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今年尽管在城市化进程上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难看出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总体上讲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合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合拍,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都明显滞后,投入缺口大,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厕少、绿地少,垃圾中转站少。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在旧城区,城市规划设计起点低,标准差,现在要找出适当位置建公厕,搞绿化,地皮问题协调难度较大,建立垃圾中转站和建立标准公厕,资金也一时难以到位。对此,我们也曾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收效甚微。二是县城管理方面,仍存在部门之间协商配合不力问题。步调不一致,分工之间交叉部分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管理上存在有盲区和死角。三是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不够,个人建住宅,私人搞开发等,乱开发、乱建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致使城区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土地效益难以形成最大限度升值,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城市品位的提高,使“大组团、大区域、深层次”开发建设的城市理念难以实施,引起了城市功能发挥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重复投资,为拓展城市框架和科学的旧城改造留下了隐患。
我到建委工作后,深感压力很大,责任很重,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没有恢复,预算外工作人员较多,而这一部分同志还是城市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资没有着落,加之今年工作量大,面广、线长,各项日常办公费用得不到有效供给,直接影响着城建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经费的严重匮乏,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急着办、必须办的事情得不到落实。二是城市管护专业队伍急需加强。监察队、环卫队、绿化队、
市政工程队目前处于四缺局面。即:缺人材、缺编制、缺经费、缺设备。就目前而言,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亟待建设,环卫队需添置铲车、清扫车、清运车和洒水车;监察队的监察车辆年久失修;绿化队没有一部修剪机、喷药车和草坪修剪设备,仅靠十几把剪刀和铁锨支撑着局面。三是执法环境差。这几支专业队伍按照条例规定都有执法、执罚权,但由于编制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他们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侮辱、谩骂甚至殴打工作人员的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社会上一些不法行为的滋长和不法分子的气焰,为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对外开放形象设置障碍,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从理论上讲,是城市化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在实际上我县较为突出。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县人大的充分支持和关怀,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妥善地解决和落实。
今年,县城建设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县四个班子领导重视和支持的结果,也是与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的结果。尽管我们日夜兼程,负重加压,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镇化进程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关心、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强力推进我县的城市化进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