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首页自我鉴定总结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党团相关演讲稿讲话稿文秘知识合同范文情书导游词 |
3、突出农产品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经济。要大力实施科技示范工程,让老百姓“百闻不如一见”,引导农民逐步改变祖辈流传下来的耕作方法,种养产品价值高的一些名、特、优、新的品种,形成区域经济特色,扩大地方产品知名度,这不仅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更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陈集镇的龙头企业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畜牧研究所在陈集镇设立了畜牧研究基地,不仅使本镇内养殖菜鹅品种不断优化,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降低了农民养鹅瘟病的危害,养鹅风险及成本逐步降低,大大激发了农民养鹅的积极性。
六、农业产业龙头的壮大,乡镇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
1、支农政策方面。一是采取适当的财政支农优惠政策,如建立奖励基金和补助的形式,引导农民及其它机构把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二是要合理确定农口事业单位的机构、职能和经费渠道,依托各种基地,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强化基地建设和科技推广,确保农业各项事业的正常发展。
2、管理手段方面。一是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通过调整上缴和补助基数,实行县市对乡镇的转移支付,让利于乡村,还权于乡镇。二是设立财政支农资金专户,专户资金实行预算刚性安排,并全面实行报账制管理,增强财政资金的支付能力,提高支农资金的到位率和使用效率。
3、资金投入方面。一是要完善支农投入的监管体系,分别做好支农资金的计划安排、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采取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跟踪问效和考核评价等办法,做到事前早立项、早下达,事中择优投放和全过程监控,事后逐一验收和绩效评价。二是调整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对现在的支农资金支出方式进行完善,通过实行财政资金的投资、补贴、拨款、贴息、奖励等支付手段,直接发放到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使财政资金真正起到促进和引导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三是要扩大支农资金的投入来源,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并通过加强对存量资金的管理,完善农业的投融资体系,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