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推进科技兴农 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

转变观念,切实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     科技兴农,先兴科技。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总书记讲:“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我县各级一定要深刻认识科技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转变就农业抓农业、就经济抓经济的思维模式,真正树立依靠科技求发展的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要把是否重视科技、是否真抓科技作为干部选拔、培养和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组织行为影响干部行动,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进步的良好风气,要认真改进工作方法,支持走引进创新,试验示范,典型引导,加强服务、逐步发展提高的路子,扎实有效地推进科技兴农。     2、建设信息网络,彻底摆脱信息不灵的局面。     “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这是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建设信息网络,支持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希望以县科技信息中心为基础,增加设备、人员,内联各机关部门和各乡镇微机终端,外与“重庆之窗”、“中国电信163”等大网相联,实现铜梁与外界的广泛快捷联系,并不断收集整理县内外各种技术经济信息,建立和完善网络数据库。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都要狠抓技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工作。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彻底摆脱信息不灵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制约。     3、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经济竞争在于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难能振兴。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一批如生物农业、特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高学位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在我县聚集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精英。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重点、分专业、系统地培养一批如蔬菜种植、食用菌栽植、特种养殖等方面的农民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这些农民技术员把技术传授给各专业村、专业社、专业户的农民,扎扎实实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努力增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     4、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学技术跃进     成熟就意味着衰败,没有创新就没有希望,跟着人家走,永远在人后。要实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腾飞,必须建立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基金,为信息收集、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要提出科技指南,明确创新目标,为各技术业务部门确定创新方向;要按年度分解科技创新任务,压任务,加压力,增强紧迫感,并通过奖勤罚懒的措施推进科技创新。要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取得紧密联系,收集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动态,及时组织调研引进,认真进行试验示范,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形成引进试验示范一批、储备一批、普及推广一批的技术创新格局,不断地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5、改革科技体制,建立技术服务中心,把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真正捆在一起。     目前,我县农民得不到必要的技术服务和新技术推广困难,除农业科技人员不足不齐和农村专业化程度较低不便服务的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科技人员拿工资吃皇粮,服务好坏一个样这一本质上的问题和科技推广中风险承担乏力的问题。为此,需要逐步改革现有农业科技体制,在农村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乡镇,试点组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采取一年保工资、二年减拨款、三年自找的方式,逐步从技术服务目标任务与财政拨付工资挂钩,向服务收入与农户增收挂钩的方向过渡,逐步把技术服务与农民增收、农技人员与农民利益捆在一起,改变目前技术服务与农业生产脱节的局面。同时,县里要筹措资金,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公司通过参股投资方式支持科技项目,为项目承担风险,从项目取得回报,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路子。     6、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进步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科技投入,就没有科技进步。朱总理讲:“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精简机构,减掉一半的人,把钱省下来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我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抓紧解决,要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科技投入条例》关于县级科三费达到本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1%的要求;要保证农业投入资金,并将农业投入中划一部分专门于农业科技进步;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向社会筹措科技发展资金,发动全社会支持我县农业科技进步,努力创造我县农业科技质的飞跃。

[1]

上一篇: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建议 下一篇:关于农村土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