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千方百计促增收 确保农民得实惠(3)

确保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各省、市、县、乡(镇)应建立专门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管理机构,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市场需求信息,甚至直接组织本地的农村劳动力向外地输出。国家应通过抽样调查,设立固定观察点,开展重点监控等多种手段,搞清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动态变化,根据城市化的要求,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的速度和规模,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四)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能力 大力推进农村职业培训,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举措。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育优势,各部门协调配合,对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其向第二、第三产来转移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各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开发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和利用劳动力较多的技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减轻农民负担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民负担较重,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相当重,大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在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推行农村税费改革,通过税费改革,规范了收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是,这与老百姓的期望值、承受能力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必须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 (一)走村办企业的路子。办企业的崛起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凡村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无一不是村办企业发达的村,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办好村办企业,但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1、因村制宜,根据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情况,确定项目,保证新上项目的成功率,决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使村集体旧债未还,又添新债。2、要选好项目,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3、要分类指导,根据本村的班子情况和企业现状,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     (二)走合力扶贫攻坚的路子。集体经济不景气的薄弱村,大多是班子弱、干部素质差,这些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难度大,困难多,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各级各部门合力扶贫攻坚,具体要坚持“三结合”:1、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针对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的现状,加大对他们政治思想、领导艺术及实用科技培训的力度,引导他们充分认识本村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坚定其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2、“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仅要帮助解决资金、物资等实际困难,更要通过指路子、传技术、上项目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点。3、“建班子”与“换脑子”相结合,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永久动力。     (三)走节支增收的路子。1、减少干部职数,降低村级组织的资金支出。2、从制度入手,坚持民主理财,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在清产核算、资金界定、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用、经营、运作作为规定,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农村审计力度,强化对农村财务的外部监督,压缩非生产性开支,降低村级招待费用。3、从源头入手,对村级不合理负担进行彻底清理整顿,防止反复,保护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另外,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无论是水、电,还是路方面,都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形成生产条件差、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力低下的格局。因此,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关于村级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关于全市干部工作作风的调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