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民营经济问题的调查与思考(2)
在投资立项、能源供应、贷款支持、征用土地、人才使用等方面与国有经济、外商经济享受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或难以落实。三是财税政策不平等。民营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民营企业往往无法享受三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以及国有企业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等。作为同等市场竞争主体的民营企业遭受政府财税政策的不平等对待,而且还面临众多权力部门名目众多的罚款、摊派、赞助等。 同时,现行的过于集中的财税体制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也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另外,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在短期内难以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由原来为国有经济服务转变到为民营经济服务上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体制上的制约。具体表现在 : 一是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民营企业主遇到问题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时的服务。目前,我市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等数十个单位,但却缺乏一个权威性的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二是政府服务不到位。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投资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方向、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渠道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使其在项目投资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从而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上,政府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支持和服务力度明显不够;三是个人和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二)民营企业起点较低,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民营企业鉴于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具有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①、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②、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③、职业操守不强,不正当竞争、制假造假、损害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④、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一些民营企业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次,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于国有企业,存在 三缺 ,即 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 。据调查, 2004 年底,我市民营企业从业队伍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10 %左右。 (三)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开拓创新精神不足。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家庭、家族式管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产权制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化倾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在创业初期也许是可行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已走出原始创业阶段,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已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为:①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管理领域相应会越来越宽,依靠个人能力和家族式的监督已越发困难。②随着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无论从技术、产品,还是从市场、融资等方面,均已大大超出管理者本身或家庭成员可能拥有的经验和知识。管理者再学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管理者经验和知识的折旧率远远高于企业的发展速度。③伴随着企业的扩张以及生产管理的加强,信息变化更为迅速也更加复杂。这些对管理者的信息运用、判断和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更大挑战。上述缺点均可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大,人才的来路和言路不畅,开拓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从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四)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融通上表现为规模偏小且无稳定的资金市场配合。因此,承受市场风险和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差,易于 倒闭 ,稳定性不强。 从银行角度看,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大部分民营经济缺乏获得银行贷款所需的正规渠道。整个金融组织缺乏面向民营企业的民营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滞后,国有大银行无论在自身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民营企业自身方面分析,首先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优质企业偏少。对于管理不规范、风险不确定、经营状况一般的民营企业,银行无法从容放贷,由此形成了企业 贷款难 与银行 难贷款 的两难境地。其次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统计、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尽管自身盈利水平可能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无法保证,给银行贷款带来了难度和潜在风险。 (五)社保机制不够健全,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在人们的惯有思维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职工在企业的工作时间长短不一,劳动关系的确立不太规范。据调查,我市大部份民营企业均没有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工伤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生育保险金。民营企业的
社会保障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引进人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单一、封闭的产权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单一和封闭的。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模式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和效率优势,是可行并有效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技术的逐渐升级,企业逐步走出原始创业的时代,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越来越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金融资本;单一、封闭的产权也使得民营企业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难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单一、封闭的产权特征越来越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实行更高层次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 (六)科技含量偏低,特色产品偏少。民营经济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除少数企业外,多选择技术要求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样,一方面,民营经济的技术水平总体上低于国有经济;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长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导致民营经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粗放型产品多。民营企业同行业之间为抢夺市场,往往展开恶性竞争,甚至不惜制假造假,导致特色产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品牌不响。 三、 ×× 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其整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