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出国留学意向调查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政府维新变法时,派遣了一批青年志士去西方学习工业技术,以此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3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批青年远度重洋,求知域外。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家。解放后,由于中国在冷战格局中的阵营地位,出国留学以前苏联为主。1978年以后,出国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据统计,1978-1996年间,我国前往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累计达27万人,这其中国家公派的为4.4万,单位公派8.6万,剩下的13.9万人属于自费出国.自90年代起历年在美国取得理工科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自己授予的博士。只95年一年,就有2751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占了当年各国留美学生所获博士总数的10%强,高居各国留美学生之首。
    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所高校的随机抽取了301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身对于出国留学的意向及看法。
    一、你问我要去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在我们对五所大学301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有211名有意向出国,比例超过了70%,表明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流选择。相关分析显示,理工科学生有出国意向的明显多于文科生。
    北大物理系的甘子钊教授称,近年来该校物理系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已出国,目前该系有500多人在美国。清华的水木清华BBS上今年夏天发不了一条消息,清华计算机系某班35人今年共拿到了89个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大部分是美国高校,而且大多都是名校),这意味着,如果他们都想走的话,几乎都可以走。我们能够注意到,向清华、北大、中国科大等名校的一些系,出国已经成为本科生毕业后的常规选择。就象到北京来读书就要争取留京一样。
    二、首选之地──美国
    这次调查中,有意向出国的211名大学生中,最想去美国者达166人,占四分之三以上。除美国独占鳌头外,居二三四位的分别为日本、加拿大和英国,不过它们都不足总数的1/10。
    历史资料显示,从1978-1996年的18年间,中国共有13.5万留学生去往美国,占此期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的50%。美国历史虽短,但学府林立,其大学教育以其高度开放的姿态,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且美国是一个移~家,所以在学完后就业相对容易,美国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眩每年的七八月份,到秀水东街的美国大使馆门口站一会,你就能体会到这种和夏天一样的热浪。
    表一想去的国家
    国别
    人数
    百分比(人数/234〕
    美国
    166
    70.9
    日本
    19
    8.1
    法国
    2
    0.9
    英国
    12
    5.1
    新加坡
    8
    3.4
    加拿大
    13
    5.6
    瑞士
    1
    0.4
    荷兰
    2
    0.9
    澳大利亚
    5
    2.1
    德国
    5
    2.1
    俄罗斯
    1
    0.4
    总计
    234
    100
    ※注:该题有的同学想去的国家超过一个※
    三、去留之际
    开阔视野和国外较好的学习条件成为大学生选择出国的主要原因。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设备,良好的教学氛围,深深的吸引着大学生们,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国外发达的经济条件和对自身专业前途的选择,也是部分大学生出国的理由,值的一提的是,认为国内就业环境较差的只占1.9%,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出国是一种往更高处走的主动寻求发展型的选择。
    表二想出国学习的主要原因
    出国学习的主要原因
    人数
    百分比(人数/364)
    想去国外看一看,开阔视野
    127
    34.9
    国外的学习条件较好
    105
    28.8
    所学专业在国外更有前途
    49
    13.5
    国外的经济较发达,有吸引力
    46
    12.6
    受同学、朋友、父母的影响
    16
    4.4
    其它
    14
    3.8
    国内就业环境较差
    7
    1.9
    总计
    364
    100
    ※注:该题为多选题※ 
    
上一篇: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下一篇: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