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对**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2)

行,通过中央银行系统的层层上划,邮政储蓄资金便轻易流出了县境,形成了邮政储蓄增长越快,资金流出速度越快的局面。
    二、提高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建议
    (一)提升县支行贯彻货币政策的能力。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全面理解监管体制改革,正确把握职责调整,集中精力做好调查研究,要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研究,履行人民银行职责。一是尽快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载体,是具体化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好信贷政策,也即间接地贯彻落实了货币政策。具体到县支行,可以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贯彻执行货币政策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严格抛弃那种依靠监管权力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依赖心理,特别是没有机会成立监管部门的县支行,更应该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以更好地履行调整后的职责和任务。二是进一步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运行情况。要善于从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捕捉线索,从信贷投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信贷收支的反映、经济金融的衔接等环节中发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强传导手段,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县支行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农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整合机构网点设置,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整合。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要保留到乡镇,在农村金融市场实行有条件退出,即每10万农村人口原则上有一个农行营业机构,每3万农村人口必须有一个农村信用社营业机构;从农村撤出的网点,允许其搬迁到中心城镇和县城近郊,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功能,使其与城区、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信用社一起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肩负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下伸营业网点,将营业网点设到乡镇,从组织机构上贴近农村经济。
    (三)规范邮政金融管理,确保农村资金“体内循环”。不言而喻,邮政储蓄的快速增长,使资金大量流出农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是异常深远的。一方面,政府不遗余力地大量吸收外来投资,以期缓解资金短缺局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当地资金却以正当或非正当的渠道悄然流出,使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日渐枯竭,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因而,应采取措施解决邮政储蓄增长导致资金外流的问题。可由县市邮政局与农业银行或信用社商谈,以全县统一的转存款利率就地转存农行或信用社,确保农村资金“体内循环”。
    (四)整合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因地制宜改革农信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实行全县农信社统一法人,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对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通过免征利息税、适当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及减少存款准备金、放松利率管制等途径进行必要的扶持。二是强化政策金融和商业银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是弱质产业,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推动。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扶持农业的形式之一,必须发挥其对三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延伸服务对象,由目前的仅支持粮食收购环节向粮食产前、产中领域延伸。还要扩大业务范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商业金融也要加大支农力度,国家应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特别是要扭转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出现的“离农”倾向,使其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有相当的比例用于农村信贷,切实把农行办成全面支持三农的综合性银行,为三农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三是鼓励城市各类银行的金融网点向农村延伸、鼓励外资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等途径,使农村金融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满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
    (五)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维护农村金融秩序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氛围,才能有效打击和杜绝高利贷等破坏信用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村金融秩序,保护农民利益。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工作方法,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贷款,使农民能够从正当渠道得到足够的资金,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要动态地评定信用户,特别是应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考核,及时调整对信用户核定的信用贷款额度,增强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能力,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上一篇:区“三农”工作情况调查 下一篇:实施五大战略突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