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3)
目标,完成全年任务,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水平实施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培育壮大优势工业
坚持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理念,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巩固已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全市工业实现总产值6900亿元,增长20%,其中六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4670亿元,增长23%。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和持续竞争能力。 组织实施560项技改和利用外资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超过千亿元的10大项目,巩固和扩大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主要由10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组成的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要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改造中芯国际芯片生产线,确保天钢东移改造全面建成投产,加快高新纺织工业园建设和天碱搬迁进度。 着力发展水力发电、连铸连轧等6大成套设备和工程机械、减速机等10类重点产品。加快发展修造船业。规划和建设一批新的都市型工业小区。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35%,提高2.8个百分点。 重点推进太阳能电池、干细胞产品等20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发展中药提取、工业结晶等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培育并认定新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争取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重点扶持100个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加强管理,抓好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降耗技术,重点组织再生水回用、风能发电、电动汽车等一批示范项目,急取“发电——海水淡化——制盐——节约土地资源”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循环经济试点。调整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淘汰化铁炼钢、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立窑生产水泥等10项落后工艺装备。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针对不同行业制定节能降耗考核办法。完善城市能源保障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二)抓住关键环节,实现服务业突破性发展
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 新建和改扩建国际轻工商贸城、 北方五金机电城等大型商品批发市场,改造金街、小白楼、塘沽解放路三大商业中心区,抓紧建设一批大型商贸设施和便民连锁服务业。改造和新建菜市场110个。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集中力量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北方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远洋和航空运输。规划建设航空货运基地、开发区工业物流园区、保税区国际物流园区、邮政物流区等六大多功能物流基地。沿外环线筹建4个规模较大的货运中转中心。重点培育一批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集团向物流业延伸。
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加强和改进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改组现有中介组织,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律师、会计、咨询、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进一步落实津港服务业合作洽谈会成果。抓紧筹建中介服务示范中心。办好千名律师国际合作与发展论坛。
做大做强旅游会展业。抓紧拟定《**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制定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利用方案,搞好重点历史风貌建筑整理开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近代中国看**”文化旅游三年整合开发规划。启动反映近代**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建筑、国际交往等重大历史的12个文化旅游主题板块的建设,到2007年底基本建成标志性旅游景点,迎接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促进**旅游业迅速发展。今年要建成几个旅游样板工程。完善现有会展设施功能,规划现代化国际会展中心。 办好**投资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等大型活动。
积极发展新兴社会服务业。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电子政务专网,支持多元化投资的信息服务业。培育工程设计等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贸易街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吸引中央和外省市大型企业来我市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 拓展社区服务业,搞好社区卫生、家政等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文化、体育产业。
(三)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认真落实党中央、xx关于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郊区工业化和郊区城市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种养结构,提高基地化、规模化生产能力,抓好优质产业带建设,扩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促进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完善监测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保护耕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入户工程。用三年时间,实施学历教育、培养种养能手和企业职工等五大工程,
培训100万农村劳动力。
提高郊区工业化水平。围绕发挥区县优势和为大工业配套,调整郊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群。建立郊区工业技改专项资金,在技改投入、招商引资和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等方面实现突破。继续推进郊区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益。
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完善并实施城镇建设规划,加快外围组团、区县新城和中心镇建设。新建城镇住宅500万平方米,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15万人,郊区城市化率达到46.5%。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郊区延伸。整修改造区县干线和乡村公路560公里。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和管网入户工程。 加强环境和卫生设施建设,继续改造农村户厕,每个区县都要有垃圾处理厂,三分之一建制镇设有垃圾卫生填埋场。
(四)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大力拓展对外交通,采取管理、改造、新建等综合措施,经过三年努力,使交通状况显著改善。一要增加必要设施,扩大通行能力。二要拓宽京津公路**段,国庆节前通车。 三要开工建设115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146公里的京津高速公路复线,扩建滨海国际机场。这三大项目最迟在2007年下半年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