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民族政策暖人心 励精图治谋发展

 

民族政策暖人心   励精图治谋发展

                 --崇儒乡贯彻《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汇报提纲

(~年9月  日)  

   今天,省领导风尘仆仆深入我乡调研、检查工作,这是对我乡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省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近年来我乡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的工作情况。

    一、基本乡情

    崇儒畲族乡地处霞浦县西北部山区,既是省定的少数民族特困乡,又是老区重点乡。全乡下辖27个行政村、171个自然村,总户数6287户,人口25003人,其中畲族行政村7个,畲族群众1087户、4830人,占总人口的19.3%,为闽东畲族人口较聚居的乡镇之一。乡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04亩,其中水田18685亩,农地5519亩,人均占有耕地0.97亩,有林地面积15万亩,草地2.5万亩,茶园8600亩,果园6500亩.主要的种植业是水稻、甘薯、马铃薯、豆类、蔬菜、水果、茶叶、药材、竹林、食用菌等,主要养殖业是猪、羊、牛、鸡、鸭等畜禽,并有少量的茶、果、粮及木竹等农产品加工业,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8元。

二、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情况

2000年以来,我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用党的民族政策激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全乡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文化、教育、卫生、交通、通讯事业等都有很大进步。农村经济日趋繁荣,已初步形成以茶叶、畜牧、蔬菜、水电等产业为重点的经济格局。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1、产业结构得到新调整。以农业产业为立乡之本,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稳粮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以市场为导向,高优为重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资源特色,重点扶持发展“种、养、加”农业产业化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发展。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了环溪边洋的茶、菜、畜禽片区,霞柘公路沿线的菌、药、果片区,霞柘线腹地的林、竹片区,建成了三个示范基地。一是绿竹基地:大力实施以种植绿竹为主的“兴竹富民”工程,以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巩固和发展崇儒绿竹丰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完成了霞柘公路沿线的低丘和沿溪地带的千亩绿竹长廊续建工程,在溪坪村边片种植绿竹1026亩,全乡绿竹种植面积达3106亩。二是速生丰产林基地:现已在溪西、兰下、亭头等村发展速生丰产林350亩。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是菌草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在溪西岚下等村通过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示范扶持的方式发展了200万筒。

2、项目经济有了新局面。党的民族政策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外地客商看好民族乡的政策和环境,在我乡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几年来,相继引进了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800万副眼镜生产线、溪边木板材厂、下村水电站、九龙坑水电站等项目,有力推动了我乡经济的发展。霞浦县东孚农庄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事绿笋系列产品的开发。该公司所开发的“从绿”牌绿笋系列产品获国家绿标,畅销国内外大中城市。

3、扶贫政策的落实有了新格局。~年全乡发放小额农贷资金864万元,解决了部分群众生产资金短缺等问题,扶持发展香菇20万筒,蘑菇60万平方尺,种植中草药2亩,改造茶园80亩。全乡812个贫困人口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基本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认真实施老少边区群众“造福工程”搬迁,4年来共有223户830人实现了 “造福工程”搬迁,改善了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4、扶贫挂钩工作有了新发展。省委、省政府安排了省财政厅挂钩我乡的扶贫工作。省财政厅自挂钩帮扶我乡以来,厅领导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多次到我乡开展调研活动,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年度项目建设重点,指导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了解检查援建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同时,从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我乡经济建设。五年来总共投入扶贫资金362万元,有力推动了我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农民增收有了新渠道。在开展劳动力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依托县劳动力派遣中心和联动中心,实施“农村就业青年培训工程”。几年来,我乡共举办了中草药培训班、菌草香菇栽培技术培训班、绿竹栽培技术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群众参训人数累计达2367人次。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1309人,~年群众非农收入达900万元。

 (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自《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实施以来,我乡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用活用足各项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突出抓好交通、供水、通讯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少数民族村和老区村“五通”建设。投资264万元,实施了洋尾兰至溪边、亭头至洋沙溪至长坑等2条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共计12公里;实施崇儒旧街拓改一期工作,强化集镇功能;修复了溪边洋官坝渠和溪边、路口人饮灌溉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了两坪、霞坪小型水电站。                       二是有力推动了科教卫生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坚持开发、引进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薄弱小学撤点并校,办好寄宿制小学。完成中学寄宿生宿舍楼与明才希望小学的建设。通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解决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农村初级医疗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三是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认真贯彻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以德治国”教育、建设“诚信崇儒”活动和创建平安崇儒工作,扎实推进四五普法工作,强化矛盾纠纷的

上一篇:教师思想工作汇报 下一篇:XX乡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