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进一步开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新局面

   这次县(市、区)委书记座谈会围绕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更高层面上研究谋划我市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措施,进一步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推进特色规模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开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坚定信心。当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出你追我赶、各显特色、愈来愈好的态势。但是要乘势而上,力求更大的跨越、更快的发展,关键还在于我们各级领导要始终保持一个坚定、清醒、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认清自己的条件、看到自己的基础、找准自己的优势,充分认识机遇、把握机遇、抢抓机遇,更加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信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一定能够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有所建树、大有作为、加快崛起。应当充分肯定,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特别是去年4月县(市、区)委书记汇报会以来,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煟玻埃埃矗牐焙盼募的精神,进一步加大项目带动力度,加大解决“三农”农问题的工作力度,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是思路更加清晰;二是特色更加明显;三是机制更加灵活;四是环境更加优化;五是氛围更加浓厚。     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各地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现在的关键是,一定要按照卢展工代书记提出的“六个始终”的要求,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加大力度、奋力攻坚,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不断增创体制、机制、环境的新优势,争创更多更好的特色品牌,努力在全省山区经济的发展中闯出新路。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态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力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不断实现新的崛起。     第二,突破重点。县域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明确,“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民增收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这个“牛鼻子”,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一要立足政策落实促进农民增收。要扎实抓好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按照市里促进农民增收10个方面35条措施,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当前,特别是要从“三个前所未有”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粮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一定要把这些政策措施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落到实处。要将种粮免税、售粮直补、最低保护和农资限价管理等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落实到位,确保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既要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种足种好粮食,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又要引导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千方百计高农业比较效益,搞活做深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文章。     二要立足培育特色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各地在培育特色产业方面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亮点。现在关键是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并尽快使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让更多的农民从中获利。要立足于各地优势资源的开发转化,采取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基地建设、拓展市场营销、健全信息网络等各种办法,推动特色规模经济的做大做强。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次参观的建宁黄花菜种植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特色项目,不仅建宁县可以做,其他一些地方也完全可以学,但关键一条,产品的规模种植、质量档次、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一定要跟上去,走种养加销一条龙的路子,才能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更多得益。     三要立足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根本,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吃饭”农业走向市场农业。要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特色企业、名牌产品。要围绕项目抓农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围绕生态抓农业,围绕科技抓农业,按照“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的大农业的思路,全方位搞活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     四要立足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要在支持引导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经商务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上下功夫,让更多的农民在非农产业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转移的若干意见》,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家创造良好条件,切实解决好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事关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建立健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权益保障体系。要积极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各类农村劳务中介组织,加强与大中城市的劳务市场的对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五要立足开拓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要用全新的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项目化运作、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和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的档次水平。要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的管理系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积极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引导农民种植优良品种、使用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种养效益。要增强农业品牌意识,走品牌农业的发展路子,在增加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中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六要立足优质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要继续推广和深化“农业155”、“村会协作”、“双带双创”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服务水平。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发布和跟踪制度,依托信息服务网络解决企业、农户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要切实改进农村信贷工作,大胆

上一篇: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下一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