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药山自然保护区情况汇报(通用)(2)

、规范化。经过十多年的管理和建设,药山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很好的恢复和发展。保护区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管理经费、管理措施等均得到落实,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为了提高药山及其周边的森林植被覆盖率,改善动植物的栖息环境,自1989年起已在药山保护区所涉乡村造林16.54万亩,封山育林19.9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6万亩,药山管理站在保护区内已营造华山松、木漆、冷杉等针阔混交林3万亩。
    在荞麦地(现更名为药山镇)、大寨等七乡镇推广节能灶21500眼,新建沼气池9480余口,大力推广以煤代柴等减少生物燃料的能源替代措施,每年减少薪柴消耗达4.5万m3。同时围绕保护区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目标,种植了生态型经济林核桃、花椒、杜仲、黄柏等31400亩。2002年,以药山中草药资源为主要药物治癌的军医黄传贵,把他创立的黄家医圈集团与巧家县联合成立了“巧家药山科技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拟依托药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立10万亩的药山中药材基地,已进入启动实施阶段。
    三、药山自然保护区申报为国家级的基本条件及价值
    (一)药山自然保护区满足晋升为国家级的基本要求
    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已达18年,远远超出国家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具备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两年以上”的要求。十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巧家县委、政府对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保护区已建立了管理局和两个管理站,配备了17名干部,69名巡护员,巧家县林业局设立了保护办,盛县财政每年拨给管理所53万元的固定经费,满足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和“有独立的保护区机构、人员,并有固定的日常事业费和运行经费”的要求。1991年和2002年,巧家县人民政府进行了药山自然保护区的核权发证工作,保护区20225公顷的国有山林已颁发了林权证,勘定了边界,设置了界碑,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具有保护区区域范围的土地权属证书”和“保护区总面积应在两万公顷以上”的要求。由于核权发证工作扎实,保护区边界不存在与其他行政区域有边界争议,达到了“保护区边界不存在与其他行政区域边界有争议”的要求。
    (二)药山自然保护区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药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为优先保护的保护区。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是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性,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巧家药山是滇东北地区的最高峰,也是我省与四川盛贵州省邻近地区的最高峰,紧邻长江上游的金沙江边,其生态类型在我省具有特殊性。保护区的最高海拔4041.6米,最低海拔610米,相对高差达3431.6米,是滇东北地区,也是川东南和黔西北相邻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最明显的山体,且山地垂直带谱保存尚较完好,尤其是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山亚高山草甸和湿地人为干扰破坏较少,仍然处于原生状态,沟谷、山脊以及峭壁的森林和亚高山灌丛原生性较好,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二是保护区的动植物区系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地理成份更接近于四川和贵州,从保护区类型分布分析,与我省已有国家级保护区的特征、特点不重复,有其较强的独特性,从我国西南片国家保护区分析,四川、贵州两省与药山邻近地区也无条件建此类型保护区。
    三是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较多,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较多,资源植物丰富。据调查,有高等植物1406多种,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巧家五针松、红豆杉、珙桐、攀枝花苏铁、篦子三尖杉、连香树、水青树、西康木兰等等,保护植物总数达5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熊、猕猴、林麝、斑羚、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白肩雕、雕鹗、金雕、乌雕等31种。药山与昭通大山包相邻,高山草甸沼泽还有黑颈鹤和灰鹤等重要越冬水禽。药山的药用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据科考,总数达856种之多。还有杜鹃、报春、百合、二月花等多种观赏花卉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四是对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巧家药山是“长防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由于过去多年来的无序开发,沿江和二半山区天然林已受到破坏,亟待保护,一旦系统解体,后果十分严重。与药山相距仅50—60公里(水平距离)的小江流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一个生态灾害区(泥石流发生区),而历史上那里也曾经是一个森林密布、山青水秀的地方(从东川法者林场分布的原始乌蒙冷杉林就可以看出),但自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705年)开始(注:东川府铜业的发展乾隆时期后极盛,年产达八九百万斤),大规模的伐木烧炭炼铜,使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至~初年时不过近300年的时间,森林已砍伐殆荆又由于处于小江断裂带,山体极为破碎,雨季到来,大规模的泥石流普遍发生。到目前小江地区旱季的江水也是浊流滚滚,成了中国甚至整个世界泥石流灾害的代名词。药山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区域是国家水电建设金沙江梯级开发的重点地区,紧邻溪洛渡电站,位于白鹤滩电站山体的生态制高点。也是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咽喉要地。药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巧家全县的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同时,药山的保护将为区域植被恢复、珍稀动植物繁育和药材资源培育作出巨大贡献和发挥显著作用。
    五是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村民非常支持保护区的工作,热切期盼升级目标早日实现。保护区内外的人民世世代代靠山而居,是药山养育了他们。过去药山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78年县上决定建立药山自然保护区后,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支持保护区的工作。近几年来,药山周边10个乡镇大力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并协助保护区护林员管护好林子。六合乡的马店村背后有2万余亩天然林,在1995年就要求划归保护区管理,在2002年划入保护区以前,村民们自己出钱集粮进行管护。正是得到了
上一篇:求真务实 克难攻坚(范文) 下一篇:巧家县林业建设结硕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