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xx县年度考核工作汇报(2)

宣传。成功召开了全市“伟人故里农村精神文明连片创建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四川日报等盛市七家报社和四川电视台等盛市新闻媒体对我县连片创建工作进行了集中宣传,进一步扩大连创影响。四是加快结构调整。对创建沿线农业产业化开发进行了规划,与四川果王公司签订了发展万亩翠冠梨合作协议,规划了中农合创南充DLY外源母猪认养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创建沿线已种草2000亩。
    二、加大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引进成都七环集团投资620万元在复兴建成七环xx种猪场,饲养纯种二杂母猪600多头,产优质三杂仔猪5000多头,辐射10多个乡镇,带动农户3000多户。加大对优质肉牛养殖大户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在果山、银山两乡镇建起500头肉牛育肥场,现收购饲养优质肉牛400多头;进一步完善改良配种站设置,方便养殖农户,辐射带动全县肉牛生产。目前,已建西门塔尔、海福特肉牛配种站40个,改良配种12500头(次),产杂交肉牛5130头。引进成都业主田时炳和李亚林共同投资300多万元,成立四川蜀南鹅业发展公司,在永乐镇建起年育雏50万只的肉鹅育雏室和年可宰杀200万只肉鹅的加工厂,推广天府肉鹅养殖,并以此为依托,发展以永乐、日兴、土门等区乡镇为重点的100万水禽养殖带,培植养禽200只以上的大户305户。~年,全县出栏生猪92.3万头、肉牛4.15万头、肉羊11.8万只、肉兔82万只、家禽102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1%、28.89%、10.28%、24.81%和10.87%,实现畜牧产值14.42亿元,同比增长23.56%,人均牧业纯收入净增167元。
    2、全力打造特色品牌。结合我县实际,充分挖掘潜在优势,着力打造“大山绿”香米和“龙黎”牌药业两大品牌。大山米业公司加大产品宣传、包装力度,成功注册了“大山绿”牌商标,采劝公司+购销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立山等6个区43个乡镇订单种植“大山绿”香米优质稻6.71万亩,使基地农户人均增收95元。斯康中药饮片厂投资500万元进行GMP和GAP达标认证改造,在来仪、日兴、芭蕉等20个基地乡镇签订产销合同,带动1.5万农户种植中药材2.5万亩,使基地农户人均增收230多元。
    3、努力提升劳务质效。按照“发展东部、抢占西部、面向全国、拓展海外”的劳务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建筑、缝纫、电子、铣工、钳工等专项技能培训,作好人才储备;进一步拓展输出渠道,加大外派劳务工作力度,实行市场化运作,组建了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德嘉、海丰国际劳务开发公司等企业,加强与重庆建工集团、南京建工集团等国际劳务企业的合作,实行“组团化”输出。全年共向国内外输出劳务24万人,同比增长4.3%,实现劳务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向阿尔及利亚、俄罗斯、越南等国家成功外派劳务479人,实现劳务收入211.8万美元,外派劳务总数达到850人,位居全省首位。
    三、深化企业改革,工商经济提速增效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3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49.56%;实现工业增加值1.55亿元,同比增长89.02%;实现利润815万元,同比增长25.19%;入库税金682万元,同比增长27.0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7亿元,同比增长19.5%;三产入库税金4560万元,同比增长16%;出口创汇451万美元,同比增长4.25%。
    1、龙头企业带动明显。加大了对斯康药业、大山米业、同力食品等企业扶持力度,带动了全县中药材、水稻、生猪产业的发展。斯康药业按照国家GMP、GAP达标认证体系,投资500万元进行设备更新和厂房改建,与深圳外贸企业签订了长期供销合作协议,成功开辟了东南亚市常
    2、改制企业焕发生机。深化企业改革,盘活了停产多年的汉酒厂、面粉厂、麻纺厂等企业,盘活存量4000多万元,吸纳增量2000多万元,了断债务2000多万元,了断职工劳动关系700多人,实施3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技改项目6个,完成技改投资2300万元。南益绸厂、金联面粉、永宏酒业、金粟机械、恒鑫纺织等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品销售态势良好。供销系统完成了重组,吸纳种养殖、经营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12个,形成完整物流网络,拓展农村市场,再唱农村经济新主角。
    3、建材产业蓬勃发展。抓住县城迁建契机,大力开发、发展页岩砖、预制构件和砂石开采,规范其生产经营。全年新开工页岩砖、预制构件、采砂场等企业47家,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
    4、市场网络基本形成。以金城工业品、建材、水果、农贸等六大市场为中心,区、乡镇综合市场为骨架的市场网络建设已经成型,市场功能和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市场交易活跃。全县市场总数达到39个12万平方米,其中~年新建4个,新增面积1万平方米。
    5、商贸流通再上台阶。去年,全县商贸运行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以烟草、顺康药业、永泰药业、天龙酒业、海川电器为主的连锁经营配送中心规范运作,经营业务不断扩大,经营触角延伸至乡、村。新引进百信、佳美、名士、巴香谷、菜根香等名牌连销店,以总经销、总代理为特征的各种专业经营店遍布全县城乡。
    四、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年,全县共引进项目384个,协议资金16.04亿元,到位资金11.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4.8亿元、其他类型项目1.7亿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创新招商机制。围绕重点工程建设,搞好项目筛选和储备,重点突出新县城建设、朱德故居纪念园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积极做好畜产品精深加工、大山米业、药业、机械、丝绸等产业项目筹备,加大农业产业招商力度。采取以友招商、以商招商、联谊招商、定点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和招商项目代理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发一则短信、发一份传真的“四一个”活动,积极宣传优惠政策,拓宽引资渠道。
    
上一篇:xx县给市领导的工作汇报 下一篇:求真务实 克难攻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