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沿江开发情况的汇报(2)

速度较为缓慢,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四是用地瓶颈、资金瓶颈等客观因素制约经济发展。
    三、加快沿江开发的具体举措
    形势逼人,但更催人奋进。我们将继续把沿江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使扬中的沿江开发成为全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新热点。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集中区建设,培植沿江开发载体优势。通过实施大投入,努力实现大变样。我们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主体,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国资、外资、民资齐上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沿江开发在服从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做到突出重点,相对集中,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力争区内各项配套能力尽快上档次、上水平。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培植沿江开发招商优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项目推进。将对现有在建项目明确专人跟踪联系,对重点项目实行市领导分工负责,全力协调项目推进。一手抓对外招商。对在手的重点项目,将加强跟踪,加快推进,确保尽快落户。同时,我们将组织多场招商活动,加强对扬中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户我市。
    三是加快设施建设,培植沿江开发基础优势。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沿江开发的前奏曲。今年我市将围绕沿江开发,重点抓好2座5万吨级深水码头和扬中二桥的建设。深水码头总投资1.7亿元,建成后将为我市引进大吞吐量的制造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扬中二桥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扬中与苏南的时空距离,从而更直接地接受上海辐射。目前二桥工程量已完成90%,我们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在9月底前竣工。
    四是加快环境建设,培植沿江开发服务优势。我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依据镇江市81号文件精神,继续认真落实沿江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并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助推机制创新,使集中区释放更大活力。同时,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更为浓厚的发展氛围。
    我市沿江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为前提,强势推进沿江开发,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为全市“两率先、两步走”目标的顺利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对推进沿江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
    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沿江。“优势在沿江,潜力在沿江,希望在沿江,压力也在沿江”,为更好地推进沿江开发工作,我们建议: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加快沿江开发的合力。成立沿江开发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沿江开发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考虑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利于明确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加大推进力度。
    其次要科学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沿江开发的水平。沿江开发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要站在今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高起点、高水平地规划好沿江开发的总体布局。建议根据扬中市四面环江,深水岸线资源丰富的优势,考虑把扬中作为沿江开发的重点,进行整岛开发。
    三要创新开发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使用的管理力度,实现资源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布局沿江产业,鼓励环保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四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构筑加快沿江开发的动力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全市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符合镇江实际的沿江开发综合配套政策,创新沿江开发的投融资体制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引进各类资本参与沿江开发,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
    
上一篇:修理部工作汇报 下一篇:县供电局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