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2)

申报水土保持方案。三是加大对造成水土流失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整顿稀土矿点、采石矿点,确保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㈤项目管理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质量标准、管理措施和资金审批。一是制订项目质量标准及验收要求与方法,成立项目质量管理及监督小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对项目实施进行专项督查。二是建立项目管理卡、管理图,对每一具体措施的地点、数量、责任人、质量、业主等进行造册登记,做到图、表、卡整齐规范。项目实施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三是项目资金实行封闭管理。资金审批由分管副县长、水保局长、审计局长、监察局长、财政局长“五长会审”,财政、审计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㈥依靠科技做到“三个加强”。即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三新”推广、水保监测。一是加强与盛市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邀请省农林大学、xx师大等科研院校到我县开展课题研究,并和xx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联合建立了水土保持博士工作站。二是加强“百喜草”、“Ⅱ系狼尾草”等新品种、“等高草灌草”种植法、低效林“老头松”改造、容器育苗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三是加强水保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水文观测、气象观测、径流小区监测等。
    三、林业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产业支撑和人文政治”三大战略体系决策部署,把构建生态县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步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林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㈠保护现有资源,建设生态强县。以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为契机,重抓封山育林工作,打造生态经济强县。一是全面停止办理天然林采伐许可证,禁止商品性采伐天然林,切实保护现有天然林资源。从2002年元月起已全面停止办理天然林采伐许可证,让森林休生养息。并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8.65万亩,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点)35处16.23万亩。二是制定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县长颁布《封山育林命令》,各乡(镇)人代会或人大主席团审议通过《封山育林乡(镇)规民约》,村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封山育林村规民约》。对封山育林范围一刀切。由原来对水土流失区和公路两边河道两岸、村庄周围第一重山实行全封山,扩展至水土流失项目区均实行全封山,取消半封山。三是建立权责分明的森林管护体系。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格封禁治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县乡村三级联动订公约。以乡(镇)为单位,乡(镇)林业站、水保站为主体,组建专业护林队,各村落实专职护林员,进一步整合护林队伍力量,形成健全的护林网络。加强检查监督,落实责任追究。每年对乡镇封山育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护林失职责任追究制度的决定》和《xx县森林防火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认真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试点工作。全县共聘请了436名护林员,对116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进行巡山管护,与护林员签订了管护责任状,落实管护责任制,明确各护林员的管护责任区,各责任区均制作竖立了碑牌,全县共制作竖立生态林管护宣传碑牌394块。积极开展森林生态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县的封山育林工作,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管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发挥了生态效益。五是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坚决杜绝未批先占、不批也占、越权审批等非法侵占林地现象的发生。2002年以来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共13项,实际占用征用林地面积132.912公顷,批准占用征用林地面积132.912公顷(均为工程建设),共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706484元,设计造林面积2205亩,计划费用88.2万元,返还的异地植被恢复费全部用于造林。
    ㈡创新管理体制,深化林业改革。一是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县自2001年开始,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今年以来,主抓了生态公益林、造林种果、竹山、划分到户的责任山和自留山等林地林权的登记和换发林权证工作。目前,全县xx个乡(镇)均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截止x月x日,全县已完成林改面积xxx亩,已提交材料正在申报办理林改的面积xxx亩,两项合计占今年应改任务面积xxx亩的xx%;完成林改行政村x个。全县完成林改面积中协议转让390亩,竞价转让13500亩,收取林木转让金xxx万元。二是认真实施竹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毛竹采伐流通体制改革,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增加了竹农收入,减少了办证中间环节,方便企业经营流通,提高毛竹采伐许可证办证率,提高竹农育竹积极性。
    ㈢发展林业产业,增强林业后劲。一是重抓竹业产业。在制定《xx县2002—~年全县竹业发展规划》基础上,今年又制定了《xx县二00三年竹业产业实施意见》及《二00三年竹业发展目标考评办法》,将竹林抚育、竹政管理、竹区便道开设、产值任务等目标分解到乡镇;加大了科技兴竹的宣传力度,将全年的竹事活动以年画形式印发送至竹区农户,并开展了挖笋比赛及评选毛竹王活动;建立了丰产基地,实行典型引路;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开通影响竹业发展的瓶颈—竹山便道,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对新开竹区便道给予每公里1000元的补助;同时,广泛招商引资,创办竹制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增加竹业产业产效益。近年来,全县竹业产值正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二是重抓名优特产业。扶持绿汀公司三洲—河田万亩无公害xx杨梅基地建设。在xx、xx水土流失区进行开发性综合治理,今年新种植优质杨梅2989亩,近三年来,已累计种植杨梅xxx亩。计划至~年建成连片万亩杨梅基地,并带动周边群众种植xx万余亩,逐步把水土流失区的马尾松疏林地更换成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杨梅基地。扶持xx树王公司在xx南坑建立xx亩的银杏基地,扶持干部职工在xx建立万亩果常通过种植杨梅等经济林果,使水土流失区的土
上一篇:**局贯彻《农业法》情况汇报 下一篇:县第七次邮政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