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开发区创新工作汇报(2)

化服务三个层面构成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高了创新创业企业的成功率。
    一是完善和优化基础创业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各孵化器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基础条件,提供政策、项目咨询,代办企业登记、企业代码、税务登记以及其他手续等政务、商务和物业服务,真正让创业者专注于成果研发和转化。
    二是完善和优化中介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积极与专业能力强、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加强联系,与35家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了包括税收、法律、财务、审计、战略策划、管理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内容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中介服务。
    三是完善和优化个性化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不断提高服务的创新性、专业性和针对性,专门组织了新闻推介会,帮助企业扩大了产品知名度;专门组织了孵化企业与投资企业、银行、上市公司的专题推介会,帮助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鼓励和引导区内国家级孵化器通过品牌和服务的输出,带动区内其他孵化器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了创新创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以创新中心为核心的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网络。
    四、加快建设五大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一是加强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的成果支撑体系。目前,成都高新区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合作先后建立电子科技大学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孵化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产业园区已经正式入住成都高新区,构筑了良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帮助大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走向了市场,在成都地区形成了良好的成果聚集效应。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撑体系。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支撑体系。一是建立了创新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等财政扶持资金,从1998—~年,共投入财政资金近5000万元,支持了174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从1997—~年,累计争取国家无偿支持资金约3亿元,争取创新基金立项支持资金6355万元,~年项目推荐和受理数在全国高新区中位居第二。三是盛市和高新区共同投资3.1亿元,建立了成都高新西区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发挥了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了英特尔等几十家风险投资公司进区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四是引导区内企业加大R&D投入,~年区内企业R&D经费支出占总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2.6%的水平。
    三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创新创业的智力支撑体系。成都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引进高级人才的政策规定(暂行)》、《高级人才证书管理办法》、《关于高级人才享受购房补贴资格的暂行规定》,从户口、住房、创业资金、创业条件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优惠和支持。2001年,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了高级人才居住园区,对部分创业者和高级人才购买住房给予了每套6万元的补贴;对到区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每年给予5万元的研发经费补助,由其自主支配;对为高新区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专项奖励。成都高新区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聚集,人才高地的效应日益凸现。
    四是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成都高新区在已经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基础上,先后又建立了成都微软技术中心、成都互联力量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目前正整合区内资源,投资上亿元,加快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能服务于软件基地、IC基地、信息安全基地以及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的信息技术公共平台体系,积极建设中医药研发、公共试验和评价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降低企业的研发、测试等成本,帮助企业提高研发水平。
    五是积极培育市场,优化创新创业的市场支撑体系。积极建立和培育产权交易市场,2000年成立了成都技术产权交易所,~年实现技术转让服务项目460项,产权交易16项,实现交易额16.5亿元,今年上半年技术产权交易项目已达395项,交易额14.9亿元。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净化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区内企业、政府机关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采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区外市常
    五、加快建设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事业,既需要从事科技创新人员的勇气,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宽容。加快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创新文化,将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恒久的动力。成都高新区采取积极措施,按照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正在加快创新文化的建设。
    一是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成都高新区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积极在全社会培养和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和完善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成都高新区围绕让勇于创新的人得到尊重、让善于创新的人得到实惠,积极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快形成支持创新的长效机制。
    三是形成支持创新的理念。创新理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成都高新区将通过培育和形成创新理念,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飞跃,使“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成为每个高新人的自觉行为,让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热情充分涌流,让创新创业精神在成都高新区蔚然成风。
    成都高新区将按照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增强企业和成都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技成果和成长型科技企业
上一篇:关于开展现场监督类公证质量自查自纠的报告 下一篇:**县2004年度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自查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