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市人饮解困和氟病区改水工程检查验收情况汇报(3)

水窖,以降低水费。在这些典型工程的带领下,水窖建设在商州区迅速铺开,短短半年时间,商州区的城关田院、陈塬张山、陈岭、夜村沙峪、岩峪、三岔河、南沟、大荆周岭、前岭、黄沙岭等十三个村,共建成水窖218眼。镇安县陈公民、朱碧有常驻工地,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技术指导,主抓庙沟、余师、乡中、东坪,回龙、水源、水泉等供水工程建设。柞水县马台乡金星村一、二组是该乡的饮用水特困组,在乡政府和水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乡水管站进行规划设计,由县水务局水保站汤有海同志常驻工地,进行质量监督,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埋设主管道2648米,支管道19070米,投工1896个,建成4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不但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问题,还可浇地60亩,喷灌木耳174架,香菇60架,天麻148窝,仅多种经营,人均纯收入增加162元,供水工程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三)、规范建设,注重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全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农村人饮解困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项目管理,对30万元以上的工程由市水务局审批,30万元以下的由县区水利(务)局审批,报市水务局备案。未经审批的工程一律不得动工建设。同时,各县区抽调技术骨干深入一线,分片包干,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按照设计和技术规范严格检查验收,并要求受益户群众签名盖章,凡达不到设计标准和群众不满意的工程,坚决不予补助,并要求返工重建。镇安县水利局对单项10万元以下的工程交由乡镇水管站组织实施,单项10万元以上的工程由县解困办组织实施,形成了“重点工程县局抓,一般工程乡镇抓,面上工程共同抓”的建设管理格局。全市重点“人饮解困工程”普遍聘请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人员深入一线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山阳县在“人饮解困工程”的建设中,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使该县“人饮解困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丹凤西三塬、洛南刘村水厂等重点项目建设中,普遍推行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为我市人饮工程规范化建设做出了示范。
    (四)、理顺体制,加强管理。为了全面贯彻全拾城乡供水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商洛市国家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领导小组”,由副市长许恢佩任组长,市水务局局长王岳峰任副组长,市财政、计划、扶贫、卫生、水务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并在我局设立了“商洛市国家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建设办公室”。同时,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实施‘国家农村人饮三年解困工程’的决定”,明确规定所有人饮工程资金,一律在市水务局(市解困办)设立专户,实行报帐制管理,并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县区也先后成立了相应机构,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市解困办依据市政府“决定”制订了“商洛市‘国家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下发到各县区贯彻执行。多年来,无论是人饮解困工程还是防氟改水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能积极配合,协同作战。人饮解困项目计划,由县区计划、财政、水利、扶贫部门共同编制,文件会签后报市解困办。市解困办在充分征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上报计划,四部门会签,经市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签发上报。市、县区计委在项目计划管理上严格要求,依规划把关审核,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人饮工程建设工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多次组织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002年6月26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城乡供水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建设问题。同年9月25日,市水务局又召开了全市城乡供水工作紧急会议,工作,推广经验,强化措施。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又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及时公布了人饮工程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下发了建设技术标准等。对一些特别突出的建设典型,以专稿和专题片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保证了全市“国家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顺利实施。商州区在区水务局成立供水公司,由一名副局长兼任经理(项目法人),在重点乡镇成立供水站,由供水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壮大供水产业,保证了供水工程效益的持久发挥和供水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做法引起了各县的纷纷效仿学习。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商州、丹凤、山阳和镇安四县区相继成立了城乡供水总公司,为我市城乡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矗镇安县、山阳县成立了供水公司,在重点乡镇成立供水站,由供水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壮大供水产业,保证了供水工程效益的持久发挥和供水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缺口大,补助标准低,市县配套落不实,“人饮解困工程”为民办公助工程,投资主体是受益区群众,但缺水地区多为贫困边远地区,群众自筹能力十分有限,国家补助标准又较低,而我市七县区均为国定贫困县,财政拮据,民力清贫,人饮建设在资金方面面临极大压力。
    2、工程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检查验收中发现绝大部分工程建设质量较好,例如商州黑龙口、牧护关、乐园,洛南的梁塬、石门,丹凤的商镇、西山塬、张塬,商南的富水、王家庄,山阳的中村、杨地后阴、仙池水窖,镇安的余师、庙沟、乡中、庙坡,柞水营盘、红岩寺等工程。但还有一小部分较小的供水工程建设粗糙,设施不全,影响到整体形象。
    3、水源污染加剧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对《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资源保护条例》的宣传还不够到位,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上一篇:“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 下一篇:**县人畜饮改水项目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