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农业局创建基层满意涉农部门活动情况汇报(2)


    二、履行职能要求,优化服务水平
    农业局担负着种植业行政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执法和为农服务等强农兴农的重要职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县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合理安排,认真履行职能要求,深化服务内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1、做好惠农政策落实,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为确保市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和种植优质品种政策落到实处,我们会同县农委、县财政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明白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和应用优种的积极性。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70.6万亩,优质良种种植面积20余万亩,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68万亩粮食直补和15万亩的良种补贴任务。由于部分乡镇种植面积大,不能全部兑现,我们通过积极运作,今年为我县多争取粮食直补面积12万亩,良种补贴面积9万亩,增加市拨资金236万元。
    2、引进项目资金,蓄足农业后劲。为提高我县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坚持把项目引进和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定规划、跑项目、找资金,2004年以来争取了重大病虫地面应急防治站、独流蔬菜产地批发市尝千亩黄瓜繁种基地、优质甘薯繁育基地、生物有机肥生产建设等农业工程项目,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上水平。
    3、发挥协会作用,做大做强棉花产业。随着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和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一些外地农民来我县承包土地从事棉花种植,去年我县外包地达到17万亩,为了保护棉农的切身利益,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引资环境,今年4月成立了静海县棉花协会,受到了广大棉农的普遍欢迎,有5000余名棉农直接受益,对发展我县棉花生产,做大做强棉花产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强化依法行政,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一是做好《农业法》、《种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植物检疫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春耕、三夏、三秋集中开展全县拉网式的农资市场大检查,去年以来,出动400多车次、1500人次,查处不合格种子31000公斤、农药390公斤、罚款53800元,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同时对外地承包种棉户的棉花种子进行了重点检查,防止棉花枯萎病的大发生。三是加强对农药产品标识、标签进行检查,严厉查处高剧毒农药、毒鼠强、假冒伪劣农药的生产与销售,从源头堵住不合格农药流入市常四是搞好调运和产地植物检疫。重点对棉花枯萎并黄瓜枯萎并番茄溃疡病和果树黑星病等防疫对象进行严格检疫。两年来检疫粮食890批次、5万余吨。五是做好种子质量监测,完成了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等种子的抽样检测,保证了农民用上安全放心种子。
    三、强化服务意识,塑造良好形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从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静海的高度,重新审视了农业局的定位和角色,把着眼点放在服务上,多为基层解难题,多为农民办实事,服务好全县农业发展大局,服务好农民兄弟,积极创建基层满意单位。
    1、改进机关作风。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去年以来,围绕优化我县种植业结构,就如何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强化农业执法工作、搞好农资连锁经营、加强县域外人员承包土地管理等写调研报告12篇。并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特别是严禁工作人员用公款大吃大喝,一经发现,给予纪律处分,下乡需要用餐的,都在乡镇吃工作餐。我们尽管为基层办了不少实事,向上级部门争取了一些资金,但从没有向基层伸过手、讲过条件,自觉维护了农业局的良好形象。同时,认真做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督办工作,完善了监督反馈机制,保证了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行。
上一篇: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 下一篇:城建规划局一年来诚信建设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