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 | 情况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实习报告 | 述职报告 | 述廉报告 | 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整改措施 | 整改报告 | 整改方案 | 报告写作
开题报告 | 辞职报告 | 申请报告 | 考察报告 | 工作报告 | 离职报告 | 结题报告 | 竞聘报告 | 学习报告 | 请示报告 | 社会调查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全县经济工作情况汇报(3)

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稳定繁荣的一项战略举措。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16万亩,其中订单农业面积10万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24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4户。
    (一)构建农产品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针对县内优质油菜、棉花、麻油等农业资源优势,我们筛选确定了一批农业主导产业,着手搞好农产品生产区域规划,县里成立了高规格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指挥部,全面负责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指挥部下设优质油菜、优质稻、河蟹等专业组,每个产业由县几大班子每人分工负责一块,并相应明确县农委、粮食、供销社等牵头单位和技术负责人,落实对口农业龙头企业。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农业订单形式,建立了利益分配机制,全县每年发展优质油菜、优质稻、出口蔬菜订单分别达10万亩、7万亩、2万亩,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
    (二)整合民营企业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做大做强农字号企业实力,我们加大了企业改制力度,采取兼并、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国退民进”步伐,并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降低门槛,着力构建政策洼地,引进外来客商投资办厂。目前县油脂公司、太湖山养鹿尝棉麻公司等30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成功改制,进一步优化组合了民营企业,全县农字号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实力不断增强。这里想特别汇报的是,巢湖市民营企业家魏国平于1999年租赁原县油脂厂成立大平油脂公司,通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在成功收购油脂厂的基础上,兼并县太湖山养鹿尝环峰种羊场等,组建了县华阳牧业有限公司,成为集菜籽加工、梅花鹿、山羊养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利税823万元,现已成功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原县油脂有限公司在改制为民营企业后,重新焕发生机,联合含城轧花厂、仙踪轧厂组建了县益和棉业公司,企业生产由单纯的油菜籽加工扩大到菜籽、麻油、食用菌等多种农产品精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逐步壮大,一举跨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目前,全县农业产品加工企业种类较多,分布在粮棉油、养殖等诸多行业,其中粮油加工企业32户,棉花加工企业43户,禽蛋、茶叶、瓜子、杂粮加工以及农业商贸服务企业49户。
    (三)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们按照巩固一批、建设一批、拓展一批的原则,着力构建农产品流通市常一是积极发展遍布城乡的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点,充分发挥现有农贸市场优势,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围绕优势农产品,重点建设了河刘杂粮大市尝运漕和铜闸水产品市尝巨兴红瓜子市尝祁门麻油市场等专业市常同时积极引导大平油脂公司、益和棉业公司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等多种手段,实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对接,进一步搞活流通。二是建立全县品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创建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赴江浙开拓市场,主动参加每年在上海举办的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会,加强与苏浙沪等沿海地区联系,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全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份额逐步扩大。上半年全县4个专业农产品市场年销售额达2.8亿元,现有各类协会37个,已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7个,“运漕”牌冻青虾、“大平”牌纯正葵花籽油、“昭关翠须”牌茶叶、“巢红”牌红瓜籽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四)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中,我们坚持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重点,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在具体工作中,紧抓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企业联系制度。由县负责人联系1-2户民营企业,定期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与金融部门联系,搞好银企关系,积极争取金融部门贷款。县担保公司成立3年来,也为50多家农字号企业累计提供贷款担保1600多万元。二是运作好项目。利用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的有利时机,加大跑省跑部力度,争取项目资金。2002、~年我们共申报成功农业和产业化经营项目14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100万元。三是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制定并完善了考评细则,每年评比出200名从事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四是强化协调服务。实施了遍及全县的“一站通”工程,协调县农委、财政等部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落实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信息、政策、营销等方面服务。
上一篇:市委副书记在统筹城乡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水利兴修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