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长在全市教育督导、基础教育工作例会上(2)
2014-03-07 01:13
导读:2、继续加强对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充分发挥督政职能。一是结合贯彻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在管理体制、课程改
2、继续加强对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与评估,充分发挥督政职能。一是结合贯彻省、市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在管理体制、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有较大进步和起色;二是要重点开展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和指导镇(乡)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能真正地解决教育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促进“两基”工作向高标准、高质量目标迈进;三是继续通过督导与评估,开展创建教育先进县(市、区)、镇(乡)活动,不断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促进“两基”的巩固提高,认真抓好“两基”年检,确保区域性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3、要充分发挥市、县(市、区)督学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督导与评估。一是以监督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内容,市将抓好对全市高完中第三轮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各县(市、区)要完成对30%镇(乡)中心校以上学校的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二是要努力抓好三级毕业班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继续坚持和完善升级评估机制,调动各类学校的积极性,进一步加速我市学校提高办学整体水平的进程;三是要继续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示范性初、高中的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突出重点,抓好典型,以带动和促进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四是要认真加强教育督导科研和调研,各级督学要通过督导活动,调查研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当好参谋和助手。
4、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教育督导的宣传工作。各级教育督导员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求真务实,不断总结推广基层工作经验,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绩、新经验,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努力开创我市教育督导新局面!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关于基础教育工作
(一)深刻领会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农村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两个战略地位,一是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战略地位;二是农村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当前,城市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而农村教育则远远落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我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8%左右。农村教育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使广大农村群众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全面贯彻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
(二)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撤销教办后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坚持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落实和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没有夯实义务教育这个基础,我市的高中教育以及其它教育的发展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夯实义务教育这个基础,确保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我们要清楚的看到我市的“两基”达标是低标准的,巩固提高的任务相当艰巨,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又摆在我们面前。近几年,我市在建立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教师工资得到按时足额发放,危房的改造资金在多数地方基本落实。但这并不标志着“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健全,这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各地要积极探索对人、事、物管理的宏观调控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努力探索撤销镇(乡)教办后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对各县教育发展的统筹和实施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