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计划 | 大学工作计划 | 班主任工作计划 | 班级工作计划 | 行政工作计划 | 安全工作计划 | 部门工作计划 | 医务工作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机关单位 | 寒假计划
教师工作计划 | 小学工作计划 | 团支部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培训工作计划 | 卫生工作计划 | 销售工作计划 | 后勤工作计划 | 半年工作计划 | 农村农业 | 暑假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德育工作计划 | 工会工作计划 | 财务工作计划 | 社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范文 | 学习计划 | 办公室工作计划 | 党支部

农田水利施工计划规划(2)

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世纪工程和建设开放型现代化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实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是进一步改善水利设施条件,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建设内容
    一、规划原则
    本项目建设旨在结合该地区自然、农业和经济条件探索适应本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模式及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方法,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项目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导和推动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正常开展。
    二、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区实施总面积1200亩,项目分水源工程、暗管工程两部分实施。
    1、水源工程:计划新打150米中深井8眼。
    2、暗管工程:在新打中深井基础上每井配套低压输水管道900米,共铺设PVC输水管道7.2公里。
    第三章技术设计方案
    一、项目区总体布局
    项目区要求规划合理,布局整齐,同时水利、农技、农机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综合规模效益。详见xx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布置图。
    二、技术设计方案
    (一)水文地质状况
    该项目区地处北部台塬区,作物灌溉以井灌为主。该区地下水埋深30—55米,含水层岩性为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的冲积砂砾石层及中粗砂,在150米深度内,分布着2—3层粗粒含水层,厚度110—120米。含水层厚度大,水位埋藏较浅,补给条件好,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15—20立方米/小时,含水层组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
    (二)分区布置
    根据项目区的总体要求,项目区集中连片布设,考虑到管理及运用的方便和灵活性,管灌区以单井为一个单独系统小区。
    (三)水源工程设计
    1、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项目区选定在我市北部台塬区,区内土地肥沃,耕性良好,由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潜力分析知:年平原平均W可采=4855万M3/年,W巳开采=527.38万M3/年,开发利用程度仅10%,区内以机井密度P=n/F(平方公里机井眼数)计算,P=8/2=4.00眼/平方公里,参照机井密度参考标准,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2、建井原则以及基本数据的确定
    (1)、结合现有机井运行情况,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含水层埋深和单位涌水量及投资等因素确定新打井为钢筋砼管井。
    (2)、以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定井深,即以打穿浅层承压水,满足单井出水量拟定井深。由项目区原有井的地层剖面和抽水试验资料,成井深度等,确定新打水源井深150米左右。
    (3)、由于含水层较厚,井径采用280mm。
    (4)、由区内的机井密度P=n/F(平方公里上机井数量>计算P=4.00参照机井密度参考标准。
    (5)、井距由单井控制面积定,Lo=25.8=364.8m,
    井距不得小于370米。
    3、水源井设计
    本次设计新打井井深150米,井径采用28cm钢筋砼管,上部100米钢筋砼管。滤水管50米,全部用铅线绑扎。周围回填12cm滤料。
    (四)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方案
    管道输水以井灌为主,单井出水量为50m3/h,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辅以林果和蔬菜,实施暗管输水工程1200亩。
    1、规划主要技术参数
    依据《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确定以下参数:
    (1)设计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5%;
    (2)管灌系统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95;
    (3)田间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90;
    (4)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80。
    2、管网系统总体布置
    (1)单井管道系统结合原有机井位置、地势和作物种植等因素,采用树状管网布设。
    (2)干管平行种植方向,支管垂直干管布置于地头,采用单向灌水。
    (3)出水口间距一般在60m左右,支管间距50—150m。
    (4)管网在区内布设长度平均7m/亩,单井控制面积140亩左右。
    3、田间灌水系统布置
    (1)沟畦灌水规格
    根据项目区内土壤透水性,地面纵坡及作物种植情况,参照规范要求及经验资料确定:
    ①冬小麦采用畦灌,其灌水要素确定为:畦长50—80米,畦宽厚2—3米,单宽流量4—8L/S·M。
    ②玉米、蔬菜、薯类及苗木采用沟灌,其灌水要素为沟长50—80米,最长为100米,入沟流量为5—10L/s。
    (2)入沟(畦)输水方式
    采用输水垄沟配合小白龙输水入沟(畦),以减少输水渗漏损失。
    4、灌溉制度拟定
    (1)设计灌水定额
    m=10hβ(β1-β2)γ土/γ水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h:计划湿润层深度(cm),大田作物取60cm;
    Y水:水容重(t/m3),取1.0t/m3;
    Y土:计划湿润土壤干容重(t/m3),取1.35t/m3;
    β1:土壤宜含水量上限,取田间
上一篇:2006乡镇年人大工作思路 下一篇:创建省市敬老模范乡镇(街道办)验收命名工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