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市服务南水北调工作总结(3)
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和论证,并得到xx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认可,但在中线一期可研工作大纲编制和评审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要求将其划入中线输水工程,并在河南省淅川县境内设置二级管理机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有限责任公司陶岔分公司,归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建设管理,这样势必造成中线水源公司水量分配、运行管理等职责丧失,不利于汉江水资源统一管理,不利于丹江口水库的综合调度,也可能导致汉江集团这一大型企业亏损,从而影响到我市税收和优惠电量的供应,给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移民安置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专程到武汉、北京向省南水北调办、长江委、水利部、xx南水北调办等部门反映地方政府的意见,并引起省政府、省南水北调办的高度重视。省南水北调办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也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了解和沟通。鉴于陶岔渠首归属问题对我省的重要性及尚处于前期研究论证阶段,省南水北调办表示将密切关注国家有关部门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认真研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省政府报告,从而为问题最终往有利于我市一面解决奠定了一定的基矗
四是积极要求国家建立调水基金。我们利用各级考察组来丹调研的机会,积极向上级领导、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汇报调水对我市的影响及建立这一基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求国家制定水价时,每调一方水,从水费中提取2分钱,建立调水基金,用于水源区产业发展,扶持库区移民,修复和建设水源区生态环境。
四、不懈地探索南水北调对口支援途径,积极开展争取工作,努力寻求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实施对口支援是三峡库区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很值得丹江口库区借鉴。争取受水区对调水区的对口支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三年,相关文件多次呈报到xx办公厅、南水北调办、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以及北京市政府等,但效果不太明显。主要原因是国家没有出台相应政策,地方政府缺乏操作的依据,暂时不能开展此项活动。鉴于对口支援活动还没能真正形成政策环境的实际,今年我们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制定了《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沿线省市民营企业家招商
活动方案》,拟通过开展源头游、新闻发布会、项目推介会、企业家联谊会等形式,进行招商引资,实现双方的项目对接。以期从民间交流入手,再逐步扩大到其它领域,为国家对口支援政策的出台营造氛围,奠定基矗
另外,我们跳出受水区支援的局限,从近处和联系密切的单位入手,探索对口支援新途径、新形式。市南水北调办已与长江委设计院交通处达成意向性意见,通过助学的形式,对库区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开展资助活动。目前,该处已计划从2005年开始,对凉水河镇库区的10名中小学生进行资助,直至高中或大学毕业。
五、广泛搜集信息,搞好接待服务,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为了争取工作主动性,把握工作大局,我们一直把搜集反映南水北调信息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今年,共编发《中线简报》、《中线快报》27期,2700多份。许多重要信息都在第一时间准确及时地向市领导和有关单位通报。
我市地处中线核心水源区,又是大坝加高工程所在地,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很关心和关注丹江口,随着中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的日益临近,来丹视察、考察、调研、交流和开展工作的活动日益增多,接待任务很重。今年以来,仅市南水北调办参与接待的国家级考察组就达20余次,其中全国人大4次,全国政协3次,民主党派中央2次,xx南水北调办、水利部5次,接待大学和外国
留学生考察团6次,接待中线调水沿线及周边省市考察团3次,另外还多次接待了长江委、盛十堰市来丹开展工作的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等。对于每一次大型接待活动,我们都按“考虑要周到、细节要想到、工作要汇报到、礼节要敬到”的基本思路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同时,我们在接待的过程中,除开展正常的工作汇报外,尽可能地和领导、来宾交朋友,以密切关系,联络感情,化被动接待为主动公关,为我们走出去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矗
综观2004年全市南水北调服务工作,与过去比,发生了几个显著变化。
第一,领导和协调的力度加大,措施增强。年初市委市政府根据工作的需要,对市南水北调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组长由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兼任第一副组长,市四大家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加大对全市南水北调服务工作的领导力度。同时,把市南水北调领导小组
办公室由临时机构改为常设机构,配齐了办公室工作人员,改善了办公条件,配备了工作用车。
第二,部门协同作战,为中线工程服务的凝集力增强。举全市之力服务南水北调工程是市委政府早已确定的工作方针。今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步伐加快,全市各相关单位把服务南水北调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各库区乡镇、城区各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纷纷成立专班,明确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开展服务工作。市南水北调办积极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多次组织环保、水务、移民、电信、
广播电视、供电、交通等单位和部门外出考察学习,汇报工作,争取项目、政策、资金;围绕坝区施工通道、施工营地建设,组织规划、建设、林业、国土、经管、经贸等部门,就移民、征地、林木采伐、道路规划的建设,先后召开了10多次会议,协调、研究和布置相关工作,积极为工程建设出谋划策,为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加强了对南水北调工作和政策的调查研究。今年以来,市南水北调办会同环保、移民、水务、文物等部门开展了水污染防治、坝区移民安置、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持、文物保护等调研,摸清了相关专题的现状、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成果以工作汇报形式,通过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主党派、
社会学术团体、新闻媒体向国家进行呼吁和反映。配合省南水北调办,开展了南水北调宏观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