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
,还坚持了“三个倾向于”的工作方针,即:倾向于从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中发展党员;倾向于从率先致富又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倾向于从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管理人员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通过三年的努力,党员队伍分布和年龄、文化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党员发展工作呈现出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多。2001年以来,发展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821名,占新发展党员数的85%;其中企业生产一线207名,占21.4%,教学科研一线93名,占9.6%。二是妇女党员多。发展妇女党员240名,占新发展党员数的24.8%;
三是发展党员中知识分子党员多。发展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33名,占新发展党员的13.8%;发展中专文化程度的192名,占新发展党员的19.9%。四是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多。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725名,占发展党员数的75.1%。
(四)坚持标准,慎重发展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主要坚持了三个原则。一是坚持质量第一,防止突击发展。一方面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制订发展党员
工作计划,另一方面不下达硬性指标,也不允许突击、成批发展。尤其强调既不允许用任何方式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拉入党内,也不把符合条件的人拒于党外,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二是坚持全面衡量,克服片面观点。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全面衡量发展对象,不降低标准,也不另立标准。对致富能人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同样注重考察入党动机和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看他能不能帮助群众致富。三是坚持党性原则,严格入党手续。具体办法是严把“三关”和坚持“六个不发展”,即:把好支部大会讨论关。在到会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作出是否发展的决议;把好党委审批关。在党委审批之前,指派专人对《
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的考察,然后上党委会审议和表决;把好预备党员转正关。建立“预备党员考察表”,严格考察制度,全面衡量,慎重对待。“六个不发展”是:没有经过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培训的不发展;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不发展;没有经过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不发展;手续不完备的不发展;政治思想一般、工作成绩不突出的不发展;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查清或党内外意见不一致有争议的暂不发展。2001年以来,延长预备期的18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13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违纪现象。
三年来的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上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县共有党员9114名,其中,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1100人,占农村党员数的20.5%;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党员437名,占4.8%;新的社会阶层党员313名,占3.4%;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党员831名,占9.1%。二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县拥有一支846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有126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积极分子中,35岁以下的543名,企业、农村、教学、科研生产工作一线的731名,女性200名,高中以上学历448名,分别占入党积极分子人数的64.2%、86.4%、23.6%和53%。三是发展党员工作的薄弱环节不断加强。2003年,连续2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有6个,比2000年减少6个;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中发展党员34名,发展个体劳动者党员11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了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了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党的各项任务,应该吸收那些有知识、有能力、业务素质好的优秀分子入党。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考察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既反对只看业务能力和社会声望,忽视政治素质的倾向,又防止了那种脱离
经济工作和业务能力空洞强调政治素质的倾向。二是正确处理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衡量一个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做得好坏,不仅要看数量,更重要的是要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了对那些违背发展党员程序、入党手续不完备的坚决不批。积极克服因强调数量而“分指标、卡比例”的错误做法和因强调质量而“停止发展”或“控制发展”的倾向。三是正确处理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党组织经常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但这种需要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以入党积极分子的成熟程度为基矗因此,我们既反对不积极主动工作的倾向,又反对不顾条件和可能盲目发展的倾向;既注意了解决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又没有
放松其他方面的工作。四是正确处理了培养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只有切实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才能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因此,我们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坚决克服那种轻培养、重发展的倾向,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为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矗五是正确处理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提出年龄和文化要求是必要的,但在执行中,我们不搞绝对化“一刀切”。一方面强调新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另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对那些虽然学历较低,但有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年龄虽然较大,但确已具备党员条件的同志,也及时地吸收到了党内。
二、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的发展党员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个别农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表现在思想上认为发展党员工作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是“软任务”、“虚指标”,发展也可,不发展也行,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虽然进行了多次检查,但仍存在着“检查时重要、检查完不要”的现象;在行动上则不注重调查研究、没有预先定计划,具体工作指导不力,致使个别农村党支部长期处于没有发展党员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