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半年工作总结 | 会计工作总结 | 工会工作总结 | 技术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总结写作技巧 | 办公室
活动总结 | 教师工作总结 | 党团工作总结 | 学生会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财务工作总结 | 社区工作总结 | 安全工作总结 | 税务工作总结 | 计生工作总结 | 暑假期
企业总结 | 学生工作总结 | 德育工作总结 | 少先队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金融工作总结 | 医院工作总结 | 生产工作总结 | 政务工作总结 | 后勤工作总结 | 实习期

上半年全市技改工作情况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2)

案、效益跟踪、设备减免税到项目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均能得到快速的反应和办理。三是加强协调服务工作。对在手的重大项目,全力聚集,重点服务,多次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并请分管领导带队对全市的重大项目进行过堂,帮助淮钢集团、华尔润公司等企业缓解资金困难,为诚意药业等企业协调新项目的用电问题。
    (二)营造环境,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在技改工作中积极落实各项政策,调动企业加大投入的积极性。一是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对2003年已达产达效的淮钢集团70吨电炉新技术应用、清江电机耐热漆包线等5个风险金项目进行了75.44万元的奖励,对25个2003年竣工投产的优秀技改项目以及技改战线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奖励。二是做好市级技改贴息的资金安排工作。上半年与财政局共同做好2003年度市级技改贴息资金的安排,主要安排在2003年开工实施、目前已竣工投产并成为新增长点的重点技改项目。目前贴息计划已经下达,共对淮钢“十五”技改、清江石化8万吨溶剂油、展德光电硒鼓、海螺水泥16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36个项目进行了贴息,其中80%以上的贴息项目为民营企业项目,对调动我市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三是为重点项目发放绿卡。为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与市建设、规划等部门进行协调、磋商,进一步明确了绿卡项目的优惠扶持政策,按照扶大扶强的原则,为淮钢“十五”技改二期工程、华能二期、三期、韩泰子午胎扩能改造等24个重点项目发放了绿卡,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条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为使我市更多项目“进笼子、进盘子”,获得政策性资金的支持,我们不断加强与省经贸委、财政厅的沟通联系,目前已组织筛选了清江石化气分装置改造、惠泰木业中高密度板等23个项目申报04年第一批省技改贴息。
    (三)搭好桥梁,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和宁淮挂钩。
    继续推进银企合作。针对宏观信贷规模收紧形势,经贸委积极应对,认真组织项目,努力争取信贷支持。从年初开始,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了解重点技改项目资金需求情况,共筛选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地方经济有带动作用的300多个项目,主动上门,向市五大商业银行推荐。通过与银行多轮洽谈对接,目前已落实70个工商企业融资项目,意向融资额38.2亿元。
    推进宁淮挂钩合作。发挥桥梁作用,与南京市经贸委联手合作,组织了24户企业来淮洽谈。南京金榜集团先后两次来淮考察,在企业收购、项目投资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初步意向。
    (四)加强研究,做好产业规划和项目储备。
    一是做好热点行业研究。针对国家对热点行业投资的控制,积极开展调研,加强工作指导。对全市钢铁、水泥行业的能力和生产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对淮钢集团、海螺水泥、盱眙兴眙水泥等企业的项目进行了策划指导。二是启动工业“十一五”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配合中咨公司开展全市主要产业调查,搜集汇总全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相关基础资料,提出了“十一五”工业发展的初步设想。近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抽调精干力量,对我市化工、食品等六大产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主要产业发展的现状、条件、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市工业主要产业发展的规划框架,调研储备了一批项目。目前在手储备3000万元以上项目有139个,总投资401亿元。
    三、当前工业投资面临的形势分析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针对因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高速增长引发的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信贷规模增长过快等问题,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陆续采取了控制信贷规模、整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范用地行为、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等政策措施,使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给我市的工业投资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项目审批、土地政策的变化,延缓了一批新项目的前期进度。今年以来,国家对固定资产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项目审批程序更加严格。另外国家对土地市场进行治理整顿,半年内暂停土地审批,致使许多新上项目开工日期不断推迟。一批重大项目,如淮钢“十五”技改二期工程等,受审批等条件制约,难以如期开工;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受土地政策的影响,协议项目不能尽快落实,落实的项目不能开工建设,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全市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
    2、信贷政策对项目实施进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国家信贷政策影响,我市工业贷款逐步下降。4月末,我市工业贷款36.41亿元,比年初减少了2.36亿元。特别是对钢铁、水泥等热点行业,国家实施严格宏观调控,不仅增加了部分企业新增贷款的难度,同时收缩了企业现有的贷款规模,资金的“瓶颈”制约作用突出。部分在建项目原来银行承诺的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对项目按期投产影响较大。
    3、受生产要素制约,部分竣工项目不能按期达产达效。今年我市用电形势严峻,许多企业遭遇统一调峰控制,加上交通运输矛盾突出,重点物资和产品运输困难的制约,一些已经竣工的项目投产试运行的周期加长。淮钢“十五”技改工程、诚意药业GMP改造、盈德气体等项目受到的影响已经显现,即将竣工投产的华尔润纯碱等项目也会受到这方面的制约。
    4、偏紧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的投资预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当前虽然宏观经济仍然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但偏紧的政策导向,使企业难以把握经济发展走势,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决策。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偏紧的宏观环境对今年全市工业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仍将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紧抓项目不放松,在偏紧的环境中寻找机遇,把准政策,创新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投入100亿元的目标。
    (一)服务企业,推进重点项目实施。
    环境偏紧,服务要更优。
上一篇:路桥区科技发展情况汇报 下一篇:交通警察大队城市管理工作总结